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研究
编号:11251980
应重视中医药学科学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17期
     从情商管理的角度看,科学与文化价值观影响和决定着人才的成长速度与培养质量。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应当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学科学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教育。

    一、中医药学的科学与文化价值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瑰宝。5000多年的实践发展史、2000多年的理论体系发展及理论实践发展史证明,其价值不仅仅存在于纯粹的文化层面,亦体现于其科学与文化高度统一的体系。在中医药学体系中,科学事实与科学认识浑然一体,科学内涵与人类精神文明高度融合,是完全迥异于现代科学体系(包括医学)的传统科学体系,是中华民族科学与文化的瑰宝与奇葩,是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优势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一)中医药学具有极高的科学与文化价值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文化成熟,科学技术也日趋成熟而自成体系。这是中医学得以诞生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战国末年已具雏形的“元气论”(气一元论)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为古代先哲们总结医事药事实践活动经验,构建医药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说理工具。
, http://www.100md.com
    至秦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学的认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感性走向理性。它是古代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与哲学有机结合的系统理论。

    至两汉期间,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收载中药365味,按药物性能和功效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提出了中药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创立了中药药物学理论。

    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中医学的临床诊疗模式,使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至此,作为古代医学科学的中医药学,以当时的多学科知识和方法为营养源,以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和方法为析理工具,总结整合了此前长期的医事和药事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学科范式,构建了基本的学科构架,具有自身独有的科学与文化价值。其后的两千多间,中医药学随我国社会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科学与文化价值也日益丰富。
, http://www.100md.com
    (二)中医药学聚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1.以“气” 立论

    可以说,以“气一元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及其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和灵魂。

    譬如:“气一元论”认为生物及生物界均有“精、气、神”。人们进行绘画、书法、表演等艺术活动,要先练习并做到聚精会神、纳神静气、气沉丹田,其作品才会出神入化、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又如:饮食文化,重视和强调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人需要产于大自然的五谷为养,要采万物之精华、聚天地之精气,烹制色、香、味、形俱佳的饮食,颐养人之精、气、神,获健康长寿之功。

    2.融道、儒、佛等传统文化

    中医药学具有一个固有的特征——医药实践认识与传统文化哲学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亲缘关系。正是这种亲缘关系,使得中医药学能够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一丰腴的母体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养料,积淀起深厚的内涵与功力,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具有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结合并综合调治而获良好临床疗效的实绩。
, http://www.100md.com
    传统文化哲学与生命哲学的契合,正是中国医药学这一传统的生命科学历久而弥新、亘古而长青的重要基石之一。

    譬如:八卦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源于道家思想,是“气一元论”的具体内容,成为中医学发端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析理工具。

    起源于春秋时代,发展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思想,在心身医学方面、养生哲学方面以及医道伦理方面,都对中医药学产生了渗透与影响。“忠君”思想是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出的以君臣分主次、群体需主帅统领、群体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撑配合制约等思想,成为中医药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依据。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原则,使得中医药学能够将各个单味中药协同起来,发挥中药复方最佳的综合疗效。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诊断治疗原则,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

    兵家的谋略思想,在中医学诊断与用药方面得到了发挥与应用,充分体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雄奇伟力。把握病情病势之进退顺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攻伐泻实、益损补虚,用药精当、中病即止等原则,即是中医药学家运用兵家谋略诊治疾病之要义。“用药如用兵论”则是其典范之精论。
, 百拇医药
    中国化以后的佛家思想,同样也对中医药学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果、诚信、行善、德先等思想,比较全面地融入中医药学的医事药事实践和医家的操行中。“大医精诚”为其点睛之言。

    (三)中医药学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之精要

    在我国古代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我们的先哲们以丰富而广泛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传统科学技术。他们借助这些科学技术手段和较为先进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从整体联系和人体的功能状态出发,认识生命,维护健康,诊治疾病,形成了完备的医学体系,并发展延续应用至今。因而成为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体系之精要部分。

    1.以“司外揣内”方法建立的“藏象”理论,确立了中医药学以人体功能状态为依据,从整体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独特的认识角度及其科学技术方法。

    2.以综合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大成。

    《黄帝内经》借助当时的哲学思想,立足于综合分析,集中了当时的天文、气象、地理、物候、数学的有用知识与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的诊治原则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

    3.创下若干世界自然科学及医学之第一。

    譬如: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为诊治临床急证之专著。其所记若干的诊治病种中,首次记叙了“恙虫病”(即沙虱病)早于西方数百年。在防治天花中,我们的先哲们首先发明了人痘防治天花。李时珍历20余年著成的《本草纲目》,不仅收载药物之多为空前,且创新了植物分类方法。, 百拇医药(李庆生 云南中医学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