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证候研究
编号:11261006
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22期
“病性”与“病因”的关系,辨别病性的临床意义, 病性证素的内涵与外延,辨别病性的方法
     “病性”,即病理改变的性质。如寒、湿、痰、血虚、阳虚、血瘀、阳亢等,为当前证候的本质。

    “病性”与“病因”的关系

    辨证所说的病性,是导致当前证候变化的本质性原因,因此,风、寒、湿、燥、火热等病性以往称为病因。但是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导致疾病发生的始因或诱因不完全相同。六淫外感、七情刺激、外伤、劳倦等,是导致病变发生的原始因素,属于病因学、发病学的范畴。辨证所确定的病性(病因),是通过临床证候的辨别而对病理本质作出的判断,属于诊断学、辨证学的范畴。“审证求因”,就是根据证候而“辨”求性质,审得其“因”,因而辨证所确定的病因,是指导致当前证候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病性。同时,由于“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证候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由病因决定,而是与体质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病性是对邪正反应状态的本质认识。

    由于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而推求原因,因而病因学研究的病因与辨证学探求的病性往往又是一致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