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台“经典重访”的无知无耻
一本烂书会毁了一个好作者,一期糟糕的节目会毁了一个好的电视台。最糟糕的节目,莫过于以为说了一件事,一个道理,却站在了错误的立场上,做了错误的宣传教育。根基都没有站稳,思绪都没有理顺,自以为揣着电视人的良心,却不知道已愚昧到无知的地步。身为一个平头百姓,言行对他人没有影响,那么无知并不可耻。作为强势媒体的幕后人,无知是最无耻的罪过。
《经典重访》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一档节目,讨论回顾以前有争议有说头的记录纪实片。这次的讨论围绕95年的一期节目《一个真实的故事》展开。一个叫万晶的哈尔滨小女孩,得了再生障碍贫血症,家境并不富裕的她,得到了一个素不相识海南人的帮助。这个叫洪德高的男人将万晶一家接到哈尔滨,提供吃住,并把她介绍到自己的朋友卢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卢医生并不是医院里的医生,她没有行医执照,有自称研究了20年的偏方。洪德高通过媒体帮万晶筹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捐款,并从中支付给卢医生的医药费。媒体的介入使很多人知道了好心人和神医的故事。可是万晶的病并没有得到好转,万晶的父母开始怀疑这是一场骗局,怀疑洪德高和卢医生利用了万晶。当万晶的母亲领着万晶去卢医生那里要求停止治疗,收回病历的时候。卢医生在她破旧简陋的诊所里恼羞成怒,她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她研究了20年的成果,不会没有效。洪德高也申诉着自己的委屈,觉得自己做了好人,却没有得到好报。
, 百拇医药
万晶是个漂亮的小女孩,脸上带着一个9岁女孩不应该有的忧郁,她对着电视镜头说,我不想死。那一刻,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她的父亲是个脆弱的男人,在镜头面前总是哭泣。单薄的母亲虽然坚强些,说起话来却从来都不会掷地有声。比起伶牙俐齿的海南人,这对东北夫妇总是有点笨拙而言不达意。他们心力交瘁,无奈于女儿的绝症,抱着一线希望,却换来了一段尴尬的求医经历。
那期节目的编导和策划人,对11年前的节目做出了如下的讨论。简单概括一下,中心思想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导致了洪德高和卢医生的好人难做。策划人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人都急功近利,打了几天点滴就希望一定能退烧,不免对中药气功等等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感到怀疑。
急功近利,请问一双父母看见自己得了绝症的女人病情得不到好转,能不能被称之为急功近利。作为电视媒体人,怎么能为一个没有正式医疗执照的民间医生辩护。小万晶的病是绝症,大医院看不好,所以应该找偏方看,兴许能有一线希望。这就是他们的逻辑。那么,换作是另一种疾病呢,另一种可以在大医院里得到治疗,却很可能会被江湖医生所耽误的疾病呢。作为大众媒体,这样的一期节目无疑告诉我们,要相信他人会有善意,要相信偏方,尽管疗效来得有点慢。如果有一天,你得了绝症,要耐心,不要着急,民间医生会给你重生的希望。
, 百拇医药
这些理应高智商的人们为何如此相信卢医生的医术。编导说,我们和卢医生一起喝过茶,她说她以前有治愈的病例。主持人问,那你们采访到那些成功的病例没有。编导说,没有,因为卢医生并没有透露,她觉得这和万晶的病没有关系,我们觉得她说的也对。按我的理解,凭着卢医生的一面之词,我们善良而没有大脑的编导相信,万晶如果持续接受治疗,是会得救的。
忍耐着把节目看完,想知道小万晶的结局,想看这个命名为《重访经典》的节目对以前的那些人物都进行了怎样的重访。结果呢,编导说,我们没有进行重访,因为害怕听到有关于小万晶的噩耗。
洪德高到底是不是好人,卢医生到底是不是有真本领,这些矛盾与争吵早已没有了意义。小万晶在本应享受幸福童年的时候,要与病魔和死神作斗争之外,还受到精神上种种的折磨。她的眼睛总是充满惶恐,总是哭泣总是怀疑。她本来视洪德高为她的父亲,对卢医生充满了天真的希望。然而她一次一次经历争吵,听见卢医生说,那让你的女儿去死好了。一个有一点点人道的医生,一个能被称的上是医生的医生,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任何一个成人,都不应该遭受这样经历,更不用说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一个有良知的电视人,又怎么可能没有看到这让人痛心的地方,而仅仅抓住人与人之间不理解,不相信纯粹的好心这个别扭的课题不放。
我简直愤怒到无法呼吸。不知道万晶的父母在看到这期节目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多么愚蠢而无知的一群人啊,这样一群人,掌握着媒体的话语权,真让我感到彻骨的悲哀。真希望他们能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节目,对万晶,对她的父母以及电视观众所造成的伤害。
感叹于有如此没有大脑,忍不住百度了这两位电视人。原来那位樊姓女编导是国内某大型武装电视剧的导演的妻子。真希望中国也可以有“烂莓”奖,颁给这两位名声赫赫的中国电视人。, 百拇医药(柯赖儿)
《经典重访》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一档节目,讨论回顾以前有争议有说头的记录纪实片。这次的讨论围绕95年的一期节目《一个真实的故事》展开。一个叫万晶的哈尔滨小女孩,得了再生障碍贫血症,家境并不富裕的她,得到了一个素不相识海南人的帮助。这个叫洪德高的男人将万晶一家接到哈尔滨,提供吃住,并把她介绍到自己的朋友卢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卢医生并不是医院里的医生,她没有行医执照,有自称研究了20年的偏方。洪德高通过媒体帮万晶筹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捐款,并从中支付给卢医生的医药费。媒体的介入使很多人知道了好心人和神医的故事。可是万晶的病并没有得到好转,万晶的父母开始怀疑这是一场骗局,怀疑洪德高和卢医生利用了万晶。当万晶的母亲领着万晶去卢医生那里要求停止治疗,收回病历的时候。卢医生在她破旧简陋的诊所里恼羞成怒,她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她研究了20年的成果,不会没有效。洪德高也申诉着自己的委屈,觉得自己做了好人,却没有得到好报。
, 百拇医药
万晶是个漂亮的小女孩,脸上带着一个9岁女孩不应该有的忧郁,她对着电视镜头说,我不想死。那一刻,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她的父亲是个脆弱的男人,在镜头面前总是哭泣。单薄的母亲虽然坚强些,说起话来却从来都不会掷地有声。比起伶牙俐齿的海南人,这对东北夫妇总是有点笨拙而言不达意。他们心力交瘁,无奈于女儿的绝症,抱着一线希望,却换来了一段尴尬的求医经历。
那期节目的编导和策划人,对11年前的节目做出了如下的讨论。简单概括一下,中心思想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导致了洪德高和卢医生的好人难做。策划人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人都急功近利,打了几天点滴就希望一定能退烧,不免对中药气功等等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感到怀疑。
急功近利,请问一双父母看见自己得了绝症的女人病情得不到好转,能不能被称之为急功近利。作为电视媒体人,怎么能为一个没有正式医疗执照的民间医生辩护。小万晶的病是绝症,大医院看不好,所以应该找偏方看,兴许能有一线希望。这就是他们的逻辑。那么,换作是另一种疾病呢,另一种可以在大医院里得到治疗,却很可能会被江湖医生所耽误的疾病呢。作为大众媒体,这样的一期节目无疑告诉我们,要相信他人会有善意,要相信偏方,尽管疗效来得有点慢。如果有一天,你得了绝症,要耐心,不要着急,民间医生会给你重生的希望。
, 百拇医药
这些理应高智商的人们为何如此相信卢医生的医术。编导说,我们和卢医生一起喝过茶,她说她以前有治愈的病例。主持人问,那你们采访到那些成功的病例没有。编导说,没有,因为卢医生并没有透露,她觉得这和万晶的病没有关系,我们觉得她说的也对。按我的理解,凭着卢医生的一面之词,我们善良而没有大脑的编导相信,万晶如果持续接受治疗,是会得救的。
忍耐着把节目看完,想知道小万晶的结局,想看这个命名为《重访经典》的节目对以前的那些人物都进行了怎样的重访。结果呢,编导说,我们没有进行重访,因为害怕听到有关于小万晶的噩耗。
洪德高到底是不是好人,卢医生到底是不是有真本领,这些矛盾与争吵早已没有了意义。小万晶在本应享受幸福童年的时候,要与病魔和死神作斗争之外,还受到精神上种种的折磨。她的眼睛总是充满惶恐,总是哭泣总是怀疑。她本来视洪德高为她的父亲,对卢医生充满了天真的希望。然而她一次一次经历争吵,听见卢医生说,那让你的女儿去死好了。一个有一点点人道的医生,一个能被称的上是医生的医生,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任何一个成人,都不应该遭受这样经历,更不用说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一个有良知的电视人,又怎么可能没有看到这让人痛心的地方,而仅仅抓住人与人之间不理解,不相信纯粹的好心这个别扭的课题不放。
我简直愤怒到无法呼吸。不知道万晶的父母在看到这期节目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多么愚蠢而无知的一群人啊,这样一群人,掌握着媒体的话语权,真让我感到彻骨的悲哀。真希望他们能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节目,对万晶,对她的父母以及电视观众所造成的伤害。
感叹于有如此没有大脑,忍不住百度了这两位电视人。原来那位樊姓女编导是国内某大型武装电视剧的导演的妻子。真希望中国也可以有“烂莓”奖,颁给这两位名声赫赫的中国电视人。, 百拇医药(柯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