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1期
编号:11268044
从循证医学证据看高血压防治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1期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高血压分册”相关内容的培训活动,近期在大连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就教材内容及高血压领域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北京阜外医院刘国仗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作了专题报告,王文教授、沈潞华教授、姜一农教授、程能能教授亦从不同角度作了专题演讲,现将报告内容刊出如下。

    《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CCB疗效肯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王文

    《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高血压概念进行了更新:从单纯的血压读数扩大到含有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提出高血压是心血管总危险的一部分。中国人群血压水平从大于110/75 mmHg开始,心血管发病危险即呈连续性相关。

    在指南中对高血压的定义与欧洲学会对高血压的定义基本一致,并将收缩压(SBP)120~139 mmHg、舒张压(DBP)80~89 mmHg的人群定义为“血压正常高值”。同时,指南还对不同血压水平、合并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了危险分层;根据不同危险分层设定不同的降压目标和治疗措施。

    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指南强调在重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卒中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关键”。同时指南还明确了“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

    指南提出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①大多数慢性高血压患者应在数周内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②推荐用一天一次给药且持续作用24小时的药物;③根据基线血压水平,可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新指南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常用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CCB)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于CCB降压的强度和速度确切,不良反应少,适用人群广泛,特别是对于中国高血压患者的高发病——脑卒中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这一结论在中国获得了最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包括STONE、SYS-CHINA、FEVER等研究),因此指南优先推荐CCB用于老年高血压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