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1期
编号:11268005
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1期
     许毓申教授198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现任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4年,长期负责CCU病房的医疗管理工作;专业特长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介入性心脏病学,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许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急救。

    麝香保心丸(HMP)系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和心肌梗死,可迅速有效地减轻并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改善症状和预后。这些临床疗效均得益于麝香保心丸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供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由于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因此若患者长期服用该药,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持续性临床疗效。

    治疗性血管新生

    血管新生是慢性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肌体对缺血缺氧损伤的自身代偿机制。在心肌缺血早期,肌体发生代偿性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释放和相关受体表达上调,促进阻塞或狭窄的冠脉周围形成新生动脉并建立侧支循环,以改善局部缺血状态。但这种代偿不足以彻底纠正缺血表现,以致临床不得不采取外源性干预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三大干预措施。由于大多数药物对病变严重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有限,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又不能阻止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发生再狭窄或其他部位发生狭窄,所以这些治疗均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由此,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治疗性血管新生系指,通过某些干预,在缺血心肌中上调能促进血管生长的细胞因子或受体,从而促进新的小血管生长,建立能够有效供血的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图1)。

    促血管生成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治疗性血管新生已进入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其主要方法包括蛋白治疗(将外源性血管生长因子直接导入缺血心肌)、基因治疗(将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片断直接或通过载体导入到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内)、细胞治疗(将源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到病变部位)及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的联合方法。这些方法技术先进、前景乐观,但却面临着诸多高科技难题的挑战,且尚处于研发阶段,疗效有限,价格昂贵。广大患者期盼着更为经济、方便、有效的疗法。于是,研究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聚焦于中医中药。
, http://www.100md.com
    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麝香保心丸促血管新生机制

    近年,国内许多学者使用不同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组织水平、解剖水平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上证实,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药理作用。

    麝香保心丸上调促血管生长因子及基因表达 汪珊珊等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VEGF、bFGF mRNA的表达,增加其在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P<0.01);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麝香保心丸组VEGF和bFGF阳性染色弥散分布于缺血区域心肌细胞与间质,其面积和强度远大于生理盐水组(P<0.01),说明麝香保心丸增加缺血区域心肌组织中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bFGF的生成和基因表达。

    麝香保心丸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 汪珊珊等的实验显示,麝香保心丸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体外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使其排列成管腔结构的数量明显增多,提示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 http://www.100md.com
    麝香保心丸促进血管新生 汪珊珊等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50 g/L ,10 ml)可使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的一、二级血管数(35和50条)比阴性对照组(21和33条)明显增加(P<0.05),初步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

    麝香保心丸增加新生血管密度 王大英等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组大鼠心梗模型的梗死心肌组织中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其缺血区边缘有较多微小血管均匀分布,而生理盐水组仅有稀疏散在的微小血管, 组间差异显著(P<0.01)(图2、3)。该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有剂量依赖性促心梗后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韩丽华等采用免疫组化法(CD34)测定了,使用益气活血方剂、麝香保心丸、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的大鼠心梗模型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同样证实了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新生及增加微血管密度的作用最强(P<0.05)。

    麝香保心丸缩小心梗面积 汪珊珊等通过对24只雄性Wistar大鼠心梗模型的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提示麝香保心丸具有减轻、延缓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心肌保护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麝香保心丸促血管新生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麝香保心丸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得到不断扩展,尤其是揭示了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后,其长期干预可持续改善心肌缺血的标本兼治作用更显示出重要的临床意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振文检索了麝香保心丸上市以来的200多篇研究文献后指出,麝香保心丸对心绞痛发作期、疾病稳定期及远期预后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早期疗效——快速改善心肌缺血

    麝香保心丸可快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一定程度地改善等容期收缩功能,其舌下含服缓解心绞痛30秒至5分钟内起效,被称为“中成药中的硝酸甘油”。

    中期疗效——维护冠状动脉形态和功能 贾连旺等通过颈动脉超声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干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变薄,动脉舒缩反应性改善,说明麝香保心丸可阻遏、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 百拇医药
    长期疗效——治疗性血管新生持续改善心肌缺血 罗海明等对17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前后的心肌进行99m Tc-MIBI SPECT 检查,结果显示,原缺血心肌代谢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70.6%,提示缺血心肌血液灌注增加。这佐证了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其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曾群英等的分组研究显示,15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1年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表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分别达88.3%和57.4%,均优于常规用药对照组(P均<0.05);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和心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需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搭桥术(PTCA/CABG)和再住院治疗的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5)。

    梁国才等对从630例患者中选择的56例心梗后未行冠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显示,其中28例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者平均随访6.69年的生存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6%)。
, 百拇医药
    金椿等的临床观察显示,麝香保心丸组患者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对缺氧耐受性提高(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以上表明,麝香保心丸不仅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供应,从而快速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促进血管新生、健全侧支循环,从而减轻和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病人远期转归。

    小 结

    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心肌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该药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促进CAM的血管生成。对动物模型的在体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这是对其以往的药理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治疗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麝香保心丸是促进血管新生的更为经济、方便、有效的治疗药物,应立足于早期、系统、长疗程治疗。(叶子 整理)

    (参考文献从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