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273321
2838例老年高血压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高血压,1临床资料,2结果,3护理体会,2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相关,3与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相关,4与维生素A、E和β胡萝卜素相关,5与先天畸形相关,6与慢性疾病相关,7与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亦可说其是以收缩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泌遗传,肾脑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以及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均可导致高血压病。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超极限的额外压力,导致血管的脆性损伤,最终引起血管的破裂、堵塞,可以说高血压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之一。更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还与高血糖、高血粘、高血脂等疾病紧密联系在一起,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害,导致脏器功能的丧失,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1临床资料

    自20041~200512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人2838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0~87岁;病程1~37年;其中男1301例,女1537例;原发性高血压2806例,继发性高血压32例;在继发性高血压的32例中,原发病为肾炎的17例。按照高血压分期,Ⅰ期高血压59例,II期高血压642例,治疗前血压(165~220)/(95~120)mmHg,平均183/108mmHg。

     2结果

    疗效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此2838例高血压患者均经临床常规规范化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显效531例,有效2255例,无效52例。

     3护理体会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