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273108
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心理健全的当代大学生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9期
     随着近几年不断有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原因而发生敌视、危害社会的事件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自身的成因,探究缘由、对症下药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与实践中总结出,用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培根固本,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及如何用传统文化培养心理健全的当代大学生。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1社会教育的影响

    1.1.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手法粗暴。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人格品质。在看重学生成绩的社会氛围中,家长习惯以学习优评价子女,忽略了社会综合素质的养成,而一旦踏入大学,很多大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诸如文体、交际、实践能力的要求,由此一些学生慢慢变的自闭、抑郁、焦虑。

    1.1.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1.2社会现实的影响

    1.2.1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首先上大学前,在新生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其次,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育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再次,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1]。

    1.2.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的压力,学习方法不当,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情感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较好的认识和处理,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3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同时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1]。这样久而久之,导致成绩滑坡,而且造成了生理和心理异常。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1.2.4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近几年来,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理疾患,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2]。

    1.3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对于当前大学生面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面对挫折的脆弱,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够健全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欠缺。很多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没有任何的追求和信念。据不完全调查,在抵御挫折和困难时,一般的党员干部比普通大学生表现的更为坚强,心理承受能力更大,这与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平时的捶打磨炼分不开[3]。由此看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优化大学生个人品质,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大,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来解决。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现实是,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人员无法满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需要,或者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工作开展的不利。

     2解决方法探讨

    为了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丰富多彩的课余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工作中,笔者也尝试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内心变得丰富、宁静、有责任感,并颇有成效。

    2.1建立和谐多元的价值取向体系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儒家)为主导,以功利(墨家)和权力(法家)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道家)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尽管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但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看,仍有其可取之处。首先,以人为本值得发扬光大,在国外的心理健康运动发起的一两百年的历史里,人本主义始终是人们的追求。从字源学来考察,儒家文化就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所谓“儒者,从人从需,即人之所需也”。那么,作为主体的人都需要什么呢?这就是将要阐述的第二点,即价值体系成份的多元化。儒家的道德取向、墨家的功利思想、法家的权力追求、道家的自然无为意识,汇聚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洗涤、陶冶和塑造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灵。传统文化的有机成分,不仅维系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同时成为世代中国人的精神营养;不仅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也维护了世代中国人思想行为发展的合情合理。比如,儒家激励人们“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积极主张“仁”(爱人)和“礼”(别序)。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自然人,除了儒家文化主导思想和行为外,也还有功利、权力意识,这三者都有利于催人向上,但理想毕竟不等于现实,一旦理想落空或打了折扣,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将会自觉发挥其独特作用,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缓冲空间,提供安全的避风港湾,可以有效避免走投无路的极端思想和行为,“阿Q”精神成为自我心理调节不可忽视的重要机制。第三点,也是最紧迫的一点,就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部结构完整,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既互补又协调,能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一以贯之的准绳或依据,不致使人们思想混乱,不知所措。

    2.2礼乐结合的教育手段传统文化将礼教、乐教和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所谓礼教,用现代教育学术语来说就是德育,其本质功能是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所谓乐教,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美育,其本质功能在于培养、熏陶人的情感,加强愉悦体验和自我精神的张扬。可见,礼教和乐教都富有深层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曲调和节奏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出了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1981年在瑞士聚会研究音乐疗法的效果与可能性的心理学家一致承认中国的祖先早就发现了音乐疗法。而西方则到了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才发现音乐疗法,并提出音乐疗法的思想。就音乐疗法而言,儒家孔子首先肯定了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通过它的特殊的艺术手段来“示情、示德、示事”,即表现人们的感情、品德和社会生活事件。从心理卫生学角度来看,这三者都与心理治疗有一定关系。传统音乐治疗思想,尤其是礼乐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对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美育的关系,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方式方法,都提供了借鉴价值。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强调德育放在首位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美育的潜能,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3身心医学思想防治兼顾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治心理因素致病。但这在当代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书籍里,却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通常人们只注意到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心理不健康也会反过来影响身体健康。而这方面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儒家文化里发展得相当完善和成熟,极具可鉴价值。在古医家看来,由于生活条件之变而引起心理异常终而导致疾病,是构成疾病诱因的两大方面之一:内伤或内邪(另一为外邪)。著名医家庞安时早就指出:“精神内伤,非外邪所中,而伤之于内也。”在内邪中,精神刺激是主要组成部分。缪希雍还专门论过“七情”致病。总之,心理因素致病历来备受中国医学文化的重视。既然如此,医家们自然也就十分关心心理情志的调节。如缪希雍指出: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皆发于情者也。”进而分析了“情”的机理,得出了“心病还将心药医之”的结论。医家的思想实际上也追根于儒家文化。孔子早就发现:“喜、怒、哀、惧、爱、恶、欲(欲望)”七者是“弗学而能”的“情欲”,并明确指出“忿怒、恐惧、好乐、忧患、亲爱、贱恶、敬畏、哀矜、敖惰”这些人所固有的情感(绪)体验,如果不加督察,则会“欲动情胜”,“陷于一偏”,失去“正中”,从而破坏心理平衡,影响身心健康。 孔子还特别重视对情感(绪)的控制与调节,力主“中和”。他说:“息怒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这些性情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处于一种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就是所谓的“中”,如果表现出来时,则应遵循“道”,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就是所谓的“和”。在情感(绪)的调控上,孔子尤甚强调克制、寡欲、大度。孔子力主克制自己的私欲,意指只要有意识地控制、节制、约束自己,就很少出现过失。在寡欲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贪欲是难能可贵的。在大度问题上,孔子特别反对心胸狭窄,指出“君子坦荡,小人戚戚。”孔子积极倡导人生豁达、大度也为后世医家所出色地继承了。孔子极其后来的儒学大师对于修身养性等问题的观点和阐述,本身就是一剂调适心理的良药,让学生理解并且接受这些思想的精髓,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调节心理的武器。

    当前,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不适现象甚至疾病,绝大多数都与心理因素有关。紧张、疲劳、压抑、忧虑、悲伤、厌烦等不良情感(情绪)不仅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也构成了潜在的疾病隐患。传统心理卫生思想启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有着内在必然联系,应引导大学生学会生理锻炼与心理锻炼相结合,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爱忠.从课桌文化看大学生的心态[M].广西:广西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04.4043.

    [2]周涛,王晓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M].长沙: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2729.

    [3]孔燕,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6.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委, 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http://www.100md.com(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