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滨州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75620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和选用
http://www.100md.com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胺碘酮,,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胺碘酮,1传统的Ⅲ药物,2新型的Ⅲ类药物,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溴苄胺;胺碘酮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家族中新兴的成员,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主要是由于CAST等一系列临床试验显示了Ⅰ类药物的弊端,Ⅰ类药物虽能抑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但增高了死亡率;而Ⅲ类药物以胺碘酮为代表,对心功能无抑制作用,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在抑制心律失常的同时不增高死亡率。因此Ⅲ类药物取代了Ⅰ类药物的地位,成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一些新型Ⅲ类药物被开发和应用,其中伊布利特(Ibutilide)和多非利特(Dofetilide)已被ACC/AHA治疗指南批准为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一线药物,Azimilide、Dronedarone等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断。Ⅲ类药物包括传统的和新型的药物,其共同的药理作用为阻滞K+通道,延长心脏所有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除索他洛尔外,多数的Ⅲ类药物对心功能无抑制作用,故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Ⅲ类药物除溴苄胺、胺碘酮外,共同的不良反应为促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较高,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率>3%[1]。

     1 传统的Ⅲ药物

    1.1 溴苄胺 溴苄胺是最早用于临床的Ⅲ类药物,近年来临床很少应用。本品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延长其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故仅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2]。

    1.1.1 适应证:①待续性室速:20世纪80年代Castle报道,对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无效的顽固性持续性室速,溴苄胺的有效率为73%;②急性心梗患者应用溴苄胺预防室颤的发生,有效率达99%。另外,对电除颤后反复发作室颤者,溴苄胺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

    1.1.2 剂量及用法:①心室颤动:可用5 mg/kg(不加稀释)直接静脉推注,注射前后进行心肺复苏;如室颤持续存在,每15 min可静注5~10 mg/kg,直至总量达30 mg/kg;②室速:5~10 mg/kg溶于10%葡萄液50 ml中静滴10~30 min,维持量为1~3 mg/min静滴或用5 mg/kg静注,每6 h1次。

    1.1.3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偶可引起心动过缓、心脏停搏。无特殊禁忌证,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应避免使用。

    1.2 胺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Cordarone) 胺碘酮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疗效最高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6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