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0
编号:11314832
中国医学进步方向只能是“西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3日
     【内容提要】 现代医学建立在近现代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几乎全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是人类医学进步的主流和方向。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

    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和各民族传统医学,不仅仅进步缓慢,几百年才有一些明显改进,而且进化方向和路径不大对头。“西医”由于是科学,几十年甚至几年就有明显的改进甚至革命性进步,不是在一个领域或专科,而是在方方面面。

    “西医”固然还有很多缺陷,至今西医自己声言无法治愈甚至无从下手的疾病大概比“中医”承认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多一百倍。显然这丝毫不妨碍绝大多数国人以看“西医”为主。

    现在绝大多数民族都汇入了科学、民主、文明的历史潮流,都在为文明、进步做贡献。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贡献,包括在现代医学上的贡献,应该越来越大。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兴旺繁荣的需要,也是中国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着重发展“西医”不是帮西方人的忙,不是要弘扬西方文化,不是妄自菲薄、数典忘祖,而是弘扬科学,是帮全人类,首先是帮自己。
, 百拇医药
    “西医”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五十年代的中国,不要说在农村,一般城市居民都用不起青霉素;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没有几台CT机,一般人想花那份钱还轮不上。现在各类抗生素基本能满足国民医疗需要,现代化检查设备在城市和县城基本普及。但是中国的“西药”,98%以上是仿制,现代化检查设备、手术设备基本靠进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医药、设备研发上投入严重不足,体制和政策也有很多问题。

    许多国家想在这方面投入,不是市场太小没法回收研发成本,就是国家太穷投不起。现在的中国这两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是国家直接投入也好,对企业的扶持也好,都很不到位。总之,国家对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不是重视、扶植过头了,而是远远不够。

    医疗体制的改革走了弯路,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二十多年的情况下,国民整体医疗保障水平反而下降了。这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得另文探讨。

    现代医学比传统医学-包括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高明,不仅有现代知识的人普遍同意,绝大多数国民也认可。笔者不想耽误读者太多时间,不就此继续浪费笔墨了。
, 百拇医药
    需要多说几句的是“民族感情”问题。

    “西医”建立在近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它本身也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西医”与崇尚科学是完全一致的。这怎么会有伤民族自尊、民族感情呢?如果“西医”这个称呼对于许多国人实在别扭,着重发展“西医”令许多国人难以释怀,倒是可以考虑改变一下称谓,把“西医”改称“现代医学”,或简称为“医学”。人们不是早就把“西医医生”称之为“医生”了吗?

    当然重要的不是称谓问题,而是理性地对待民族文化和先进事物的问题。

    中国的制瓷技术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中国瓷器曾长期被各国人民珍爱。现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或者是两个大体相同的词。西方民族并没有为了民族自尊(严格说是民族虚荣)保留自己的传统制陶、制瓷工艺,而是把中国的制瓷技术学过去,推而广泛之,发扬光大之,以致后来大大超越中国。

, 百拇医药     半个世纪前国人还将从西方传入的近代交通工具叫做“洋车”,原来泛指矿物燃料机器做动力、含有金属零部件、车轮外缘包裹充气胶皮的车辆。坊间俗称的“洋车”多指胶皮轱辘人力车。与洋车对应的应该是“土车”,也可称之为“中车”,即中国的传统陆地运输工具。“中车”包括马车、牛车、人力车,有两轮的、四轮的,独轮的。“中车”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宝贵贡献。历史上不乏车的创新与改良,不乏“木牛流马”等传奇故事。“中车”与民族传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基本保持原貌的“中车”(都用上了胶皮轱辘和金属辐条,因此只能说“基本保持”原貌)在有些地方还在用,独轮车在有些地方短期内还不可替代。

    但是现在没有人要求发扬光大“中车”,没有人对大力发展“洋车”(这里指本来意义的“洋车”,而不是指人力胶皮轱辘车)持有异议。

    当然医学医术与陶瓷、与交通工具还是有所不同,但是道理应是相通的。既然着重发展“洋车”并不伤害民族自尊,那么着重发展“西医”也不必过于伤感。, 百拇医药(李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