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4
编号:11276797
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证实中药“大黄”有抗病毒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9日 新语丝
     >在我国首次证实:大黄虽然不能直接“杀灭”CVB3,>但可以导致CVB3出现细胞皱缩、脱落、碎裂等病变特征,大黄真有这个作用的话,就不是“诱杀病毒”,而是“病毒帮凶”。使心肌细胞出现……病变特征,当然是帮凶。(neuroglia)

    应该是一外行记者搞错了写完了没有送回去审稿吧?使病毒出现细胞皱缩?是个专业的就不会犯这个错误啊。(学有所)

    就算是病毒出现皱缩,怎么测出来的? (方舟子)

    我倒宁愿相信,某些中药单体可能会有尚未阐明的疗效但是目前缺乏有针对性而又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我们不可能漫无目的地把每一个中药单体都拿来筛选一番。而根据中医的辩证使治理论做指导,很显然我们国内已经对几乎所说的中药及其单体进行了大量的但是粗糙的筛选,结果并不很令人乐观。

    我的感觉是1.有赖于世界大药厂的有目的地积极介入。大药厂的研究与发展部门并非无视中药特别是中药单体的存在,显然他们对其开发价值有着比较客观的判断。目前对他们来讲,从头开发一个新药可能更为可行。
, http://www.100md.com
    为利益驱动的行为是最敏捷的,如果有利可图他们不会坐视良机。

    2。偶然发现某中药单体--或由中药单体改造而来的化合物--对某种疾病或病理改变有显著作用。

    从现代药物开发角度来看,中药单体与世界上已知的其它任何化合物并无不同,看来越来越受重视。但这似乎与“复杂”的中医理论无大的联系,只需要知道这个中药曾用于治疗何种疾病就足够了。

    实际上目前欧美日等国家在这方面投入逐渐增加。注意这类研究均是以现代药物开发的研究手段进行的,基本上撇开了原来中医的套路。

    这似乎是中药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只是千万别把它神话了(biomed)

    (下文原载2001年4月2日《科技日报》)

    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证实中药“大黄”有抗病毒作用
, 百拇医药
    本报讯 通讯员蒋明报道:3月14日从武汉大学医学院获悉,该院病毒研究所杨占秋研究员等首次证实:我国传统中药--大黄,对新生儿、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杀手”柯萨奇病毒B3(CVB3)具有“诱杀”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毒病监测研究报道显示,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人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例中,20%为病毒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360/10万,死亡率为8%。1993年我国沈阳发生的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流行中死亡率为18.4%,由于病毒感染后可在心肌中持续存在,并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因此,被CVB3感染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难治愈、病程长。

    大黄系蓼科多样生草本植物,传统中医药学上认为大黄具有清肝利胆、强心理血、健脾通腑、清肺解毒等作用。

    杨占秋研究员等利用大黄“五脏皆治”的中医理论,经过两年实验研究,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血清病理学检查,观察小鼠生存率,评价大黄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在我国首次证实:大黄虽然不能直接“杀灭”CVB3,但可以导致CVB3出现细胞皱缩、脱落、碎 裂等病变特征,阻止CVB3继续增殖,抑制CVB3复制使其丧失“毒性”而发挥大黄的抗病毒作用。

    该项《大黄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已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组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为大黄治疗柯萨奇病毒B3引起的心肌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创造性地为大黄进一步在临床试验其治疗效果提供了药效根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