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2221
医改新象之于原料药领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31期(总第2386期 2006.11.15)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原料药会前夕,医改政策的新走向与国际上原料药市场给予中国企业的机会与挑战,应该注定了这届会上众多的国内原料药企业有许多新鲜、可沟通的话题。

    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后,尽管具体的医改政策与执行方案没有出台,但党和中央关于中国医改的新时期基本思路已经给制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类似国家财政出资来满足更广泛社会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样的精神,已经明确显示出基层医疗市场上,药品将可能出现的新的增量。

    当然,在这块市场上,将来肯定药品的需求也是以常用的普药为主,而在普药中,原料药成本几乎要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又决定了原料药企业将来的责任重大,当然机会等同巨大。

    此外,国际原料药市场的高端把控者一方面在产业链地域性调整中更关注中国的企业,另一方面,这些跨国制药巨头也对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充满戒心,想着办法用他们熟悉的一套国际游戏规则来规范这里的企业,比如知识产权、产品注册与企业认证、质量标准管理等等,甚至不惜用法律手段来警告那些不按规矩办事的国内企业。

    我们的原料药企业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又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

    首先,选好产品非常重要。一位新进入中国原料药制造企业的老总说过“我们必须选好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够让我们现在能生存,还要能够允许我们有积累”,就是说产品必须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不能符合眼前的市场需求,只是预期将来会好的产品,企业都无法维持目前的运营,自然无法考虑今后的发展。甚至在投资企业眼中,做市场上已经有一定接受程度但还没成熟的药品,也要远远比那些新运作的产品推向市场的风险小。

    同时,选目前市场接受的品种时,也要考虑一些相对临床使用寿命还比较长的品种因素,毕竟我们这种普药还是面向未来的普药市场,国家在这类药物的选用上,随着集中采购程度的提高,会对药品有一定的淘汰作用,能够选择那些用途相对广泛,疗效比较确切的产品,而且在一段时期都不会出现更强的替代品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机会往往也是企业自己创造出来的。市场竞争中,胜者往往靠的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就是在已经有的同产品竞争上,在质量上下功夫,造出比别人质量更可靠的药品,仍然有机会。道理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面对残酷的市场价格竞争,在产品质量管理上面放松要求的并非没有,但这毕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规范,市场上对于药品质量要求高、内控标准严格的产品,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类企业的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

    此外,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并不是不要关注国际市场。从各国的医疗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降低卫生投入的共同趋势决定了各国对普药的需求都有潜在的增长空间,这就要求国内的企业要敢于在工艺管理上投入人力、物力,吸引国际管理经验,尽快达到国际水平;而且,也要尽快熟悉、掌握和善于应用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在国际原料药领域竞争中取得优势。, http://www.100md.com(刘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