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19361
十一五规划建议透出十一大亮点 确定发展方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6日 华夏经纬网
     建国56年来,中国的五年计划从未像“十一五”这样如此吸引国内外关注。“十一五”规划将以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等诸多亮点,确立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政策取向。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建议》内容看,与之前的十个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将体现出诸多亮点。

     一、社会公众首次广泛参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间的“五年计划”,从来没有像“十一五”这样牵动13亿中国人心,并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从来没有像如今中国政府高层如此重视民众对于该规划建议的参与,2005年7月27日,洋洋8万言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出台,并上报国务院。该建议书的412万中国公众建言者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少建议将体现在“十一五”规划中。这份8万言的建议书源于此前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开问卷调查,即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通过《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及中华环境公众信息网发布的公众调查问卷,征集民众对“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承担此次公众调查的问卷回收及统计撰稿工作。
, 百拇医药
    据统计,参与调查的公众平均年龄为29.7岁,71.1%是男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7.6%。他们主要来自学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人武警和国有企业。其中超过1/3的参与者是学生(包括25%的大学生和10.4%的中学生),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8.2%。香港《文汇报》为此以《“十一五”规划纳412万人建言》为题,分析说这凸显了该规划报告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出“科学性”。而早在两年前,专门负责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曾公开发布消息,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十一五”规划的前期研究课题。这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首次将未来发展规划以公开招标方式向社会咨询、征求和购买方案。

    据了解,这次招标主要面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等;愿意参加投标的单位按照规定,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确定研究课题和重点,填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申请书》;发改委专门组织成立了评审小组,对投标单位的申请方案和研究力量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中标单位,并于2003年11月30日前下达了项目中标通知书;后来,中标单位与发改委签订了项目协议书,规定在2004年6月前完成研究报告初稿。一直以来,中国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多在中央、地方政府以及部委的研究机构中进行。由于缺乏民间的参与,制定出的政策与法规有时难免未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而更多地是反映了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
, 百拇医药
    据悉,“十五”规划编制时,政府也曾向社会征求建议,但当时只是希望各界“献计献策”,其性质与招标完全不同。对于这次招标,《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以《“十一五”招标:到民间“买思想”》为题作过专题报道。公众和众多研究机构的广泛参与,不仅说明新的五年规划制定的过程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编制的内容会更加科学,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决策的民主性在不断增强。发改委规划司司长杨伟民曾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已经使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体制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下,规划具有指令性,实现规划目标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性质、作用、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实现规划目标,也主要依靠企业、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的行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无疑大大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中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2002年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随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以崭新的面貌赢得国内外舆论的好评,并被海内外盛誉为“胡温新政”。
, 百拇医药
    新领导集体执政的着力点,是从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出发,所谓“穷人经济学”,寻求整个社会发展的公平与和谐,树立了良好的“亲民政府”形象。新领导集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执政风格,“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顺应了国际环境、时代背景、中国国情和民心所向,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六合相应”。新领导集体上任的第二年即2003年,即开始着手启动制定“十一五规划”,这在以往的五年规划中也是不多见的。应该说,“十一规划”是以“胡温新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更为全面、集中和完善的表达和展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这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和谐社会是目标,科学发展是手段。“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科学地发展和谐社会是真正的硬道理”;不科学地发展难免不和谐,不和谐地发展肯定不科学;发展不等于片面的数量、速度和规模的扩大和增长,“科学发展”一方面是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