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4701
家庭“冷暴力”开始流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6日 佛山日报
家庭“冷暴力”开始流行

     提起暴力,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丈夫对妻子拳脚相加、恶语相向。但是,随着现代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家庭暴力的形式悄然变化。对夫妻间的家庭暴力调查显示,过去家庭“冷暴力”主要出现在知识层次较高的家庭,但现在较为普遍。冷暴力主要体现在夫妻产生矛盾时,不再对对方进行殴打,而是对对方表现得冷淡、疏远或漠不关心。

    专家指出,虽然冷暴力不造成身体伤害,但给人造成的精神折磨非同寻常。而遭受家庭暴力后能长期忍受的多是一些软弱的妇女。这部分受暴者观念陈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遭受家庭暴力后总怪自己的命运不好。遭到家庭暴力时,有54.4%的女性选择“为了孩子不愿意家庭破裂”。报告分析到,造成夫妻婚姻生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成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婚姻质量低、夫妻之间相互的调适能力差等。

    儿童:被父母取笑伤害最大

    儿童正在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调查组对中学生进行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约55%的学生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情感伤害或性虐待。儿童受到精神暴力的比例高于躯体暴力。大多数儿童说,当父母发现他们做错事时,会教训与责骂,甚至讲粗口,取笑他们的缺陷或弱点。对于挨打,有36.7%的孩子认为只要不过分就可以,他们认为父母打骂或体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孩子们希望家长能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想清楚自己的过失。

    参与调研的专家分析,不少家长将暴力与爱等同起来,认为“打你是为你好”,“三岁小孩不打,长大要上房掀瓦”。专家指出,对孩子施暴是一种“看不见的灾难”,扭曲孩子的心灵,可能完全毁灭一个孩子的自尊,从而塑造出自卑、冷漠、残忍等畸形人格。

    老人:子女长期不予理睬

    调查中发现,因家庭暴力而导致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无助,甚至被虐待、殴打、残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遭受精神虐待的老人比例较大,晚辈长期对老人不予理睬的占27.32%;让老人做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占15.3%;不尊重老人隐私,损害老人物品的占11.48%;通过语言让老人痛苦、烦恼、愤怒的占11.48%。

    而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未采取行动维权。调查显示,排在前3位的原因是:不想举报家人,害怕家人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基于亲情,觉得子女的暴力行为是自己当初管教不严的结果;在生活上或心理上依赖施虐者,害怕丧失自己仅有的依靠。

    颜农秋认为,中华民族一向注重弘扬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成员平时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一旦发生家庭矛盾纠纷,往往采取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不仅给老人身心造成了伤害,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老有所养”是每一个老人所期盼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位公民应遵循的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 (来源:佛山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