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7629
轻松呼吸 不再无助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0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47期(总第1084期 2006.11.20)
     新闻背景:在世界慢阻肺日,世界卫生组织征集了各国专家的意见,制订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冬季来临,又到了呼吸道疾病高发时,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2006年11月第5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的主题为“轻松呼吸,不再无助”。它致力于向那些可能患有慢阻肺但尚未被诊断出的人们强调:呼吸困难不是伴随衰老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症状可以被改变。它同时向慢阻肺患者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息,有效的治疗可以让慢阻肺患者感觉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目前,医学界将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和肺气肿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演变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衰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仅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等,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老慢支与肺气肿能不能预防?怎样合理治疗?病人怎样自我保健?
, 百拇医药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传统观点认为当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咳嗽,咯痰,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且未发现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时,即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后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喘息,则表示已形成肺气肿病变。但是仅从症状表现不能早期作出诊断,更不能确切反映病情进展。例如有的年轻人嗜好吸烟,当时并无或偶然咳嗽,并未意识到已经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经过数年后,症状逐渐明显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肺功能已有很明显减退。有的甚至在无明显症状表现时,已经出现肺功能异常。说明肺功能异常可以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并呈进行性发展。而肺功能异常的特点是呼出气流受限,由于支气管的狭窄阻塞,以及肺弹性回缩力的降低,因此用力呼气时,呼出气流速度大大减慢。

    因此,目前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归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提出该病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大气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一旦患病后,往往经10~20年而发展至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出现严重慢性心,肺功能衰竭。
, 百拇医药
    慢阻肺稳定期也应重视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可以根据症状表现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为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咯痰、气促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而稳定期相对于急性加重期,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较稳定或较轻。大家往往注重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而对稳定期需要有计划长期治疗未引起足够重视。当然对急性加重期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因为咳嗽,咳痰,气促加重引起严重不适,甚至威胁生命,需要及时就医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是稳定期的治疗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在慢阻肺的漫长病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病情处于稳定期。而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平均每年2~4次,每次持续时间亦仅数周。病情处于稳定期,尽管症状较轻,较稳定,但气流受限的基本特点持续存在,如果不作有效治疗,其长期作用必然导致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另一方面,长期咳嗽排痰不畅,容易引起细菌在支气管内聚集和增殖,导致急性加重期发作更频繁和更严重,最终使慢阻肺的病情加速恶化。因此,应重视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力争减轻症状和阻止病情发展;减缓或阻止肺功能进行性降低,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最终得以延年益寿。
, 百拇医药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原则

    慢阻肺病程长,即使在稳定期亦呈进行性发展,并且病情多变,因此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戒烟和避免致病因素,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祛痰止咳治疗,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家庭氧疗和心理治疗等,并需结合病情及演变加以调整。

    因此应该通过医疗咨询及阅读科普资料,对自己的病情、以及慢阻肺防治常识有所了解,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密切相互联络和配合,有计划实施稳定期防治措施。有两种对疾病治疗的态度不可取:其一认为慢性病,平时症状不严重,不必经常治疗,只有等到出现急性症状如发热、气促,咯吐脓痰才去就医用药;另一种则急于求成,认为现有治疗措施未见效果,因此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但求"根治"。事实上慢阻肺具有持续气流受限,并进行性发展的特点,需要有计划综合性长期治疗以达防微杜渐的作用,以及减缓病情恶化,并减少和减轻病情急性加重,正如患高血压需要根据病情长期应用降压药物,以防止病情加重,并防止出现急性变化(如脑血管意外)。待到病情加重时才接受治疗,增加痛苦,增加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慢阻肺是慢性病,有别于肺炎等急性病,目前医疗措施只能达到有效控制病情,尚不能达到根治的目标,提出根治目标尚不现实。同所有的慢性病一样,正确长期治疗是关键。随着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治疗措施将不断出现。

    冬季如何预防慢阻肺

    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是慢阻肺的发病高峰。一场普通的感冒就会使慢阻肺雪上加霜,而老患者更易出现急性反复发作,表现为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等,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此时必须积极就医。

    冬季如何预防慢阻肺?专家介绍了四项措施:

    一、戒烟 据统计, 我国约有70%的慢阻肺由吸烟引起,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长期吸烟有可能导致支气管的阻塞和肺结构的破坏。有科学研究表明, 如果能够及时戒烟, 慢阻肺的发生率可以减少80%-90%。吸二手烟也可能造成慢阻肺。
, 百拇医药
    二、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及其他疾病感染 气温下降时,室内空气流通较差,要注意室内通风。在外娱乐休闲(比如逛商场、唱卡拉OK或打牌)时,要避免长时间呆在被烟雾充满的房间和空气被污染的空间,同时避免接触感冒或伤风的病人。慢阻肺患者应及时注射流感疫苗。

    三、注意膳食营养合理 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还会削弱机体免疫机制。平时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要少吃。

    四、适当运动 这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步行、太极拳或跑步等各种不同强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增强呼吸功能,还可以增强体质。

    相关链接

    钟南山院士指出:公众对慢阻肺存在两大认识误区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记者 朱玉) 世界慢阻肺日来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近日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害性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公众对此病存在两大认识误区,导致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增加。
, 百拇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实并不陌生,它包括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肺部疾病。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较高。

    钟南山院士认为,50%的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患上慢阻肺。针对这一误区,钟南山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如抽烟人士、有家族病史者更应“提高警觉”,应从40岁就开始检查。肺功能检查过程并不复杂,价格也不贵。

    钟院士说,典型的慢阻肺发展三部曲是:开始病症通常不被注意,患者的肺功能已开始下降。一旦症状出现,已经到了慢阻肺的中晚期,往往错失了治疗最佳时机。急性发病时,患者肺部功能将失去一半,严重者更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针对患者不能坚持规律治疗这一误区,钟南山院士强调,慢阻肺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患者未能坚持规律治疗。他说,很多人会在一个阶段治疗之后中断继续治疗,以为只要不发作就没事了。 事实上,每次病情加重都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所以即使是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也应该坚持治疗,适度进行康复训练。

    他表示,目前医学上尚未有彻底治愈慢阻肺的手段,关键的手段只有一个——减少发作。, http://www.100md.com(邓伟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