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1317880
祛“火”切莫把胃伤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0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1.20
     传统中医学把舌红口苦、口舌生疮、便秘、尿黄等现象统称为“上火”。上火的原因有多种,有外感热邪引起的“火”,有肝气郁结引发的“火”,有阴虚内热导致的虚火上炎等。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虚火和实火。上火是由于体内有热而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要以清热祛火为原则,再兼顾体内阴虚、气虚等其他情况。物极必反,体内的火热会消耗人体气阴,久则伤及体内阳气,所以在清热祛火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正气,做到有节有度,适可而止。药店药师对此应该熟知,以便为顾客做好用药指导。而且在遇到顾客前来购买祛火的中药时,要提醒他们服药要适量,否则容易伤胃。

    胃火牙疼。是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成内热而造成的。胃热炽盛,当以清泻胃火为主,可用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等。热甚燥结,应注意清火药不可过于苦寒,免伤胃气,应以甘寒滋润为主。当中焦热积,需用大黄时,应久煎,可与甘草同用,以缓解大黄的苦寒药性。中焦初起为胃火,后期脾胃气虚应注意健脾,忌苦寒,也可用牛黄清火丸等中成药。但需注意,牛黄、石膏等苦寒药物,大量服用会损伤脾胃,导致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甚至腹痛、腹泻等症状。

    糖尿病之消渴症。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点。标实以燥热内结、淤血内停和痰浊中阻为主;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治肺以清肺热、养阴液为主,清肺不可过于苦寒,养阴不可用滋腻之品;清胃不可过用苦寒,健脾只宜甘淡养胃、升清益气,不可用苦寒之品。

    此外,肺热所致的咳嗽痰稠、发热、气喘等症可用羚羊清肺丸。

    阴虚火旺,肺、肾亏虚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可用滋阴降火的黄柏、知母等药物,如知柏地黄丸。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可用竹叶。竹叶能清心火,并可宁神定惊,常与木通、生地等同用治口糜,即中成药导赤散。

    肝气郁结导致的肝火上炎,可见口苦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适宜服用清热舒肝的柴胡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文/袁俊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