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数演化简式解读经络
笔者认为经络只是无形意义上的生物演化。它的演化与有形脏腑具有相同的演化规律。它的演化模型就是传统的中医“太极、三才、五行”三大模型。并共用一个素数演化简式:N=2m+1。
素数演化简式是笔者在研究叶脉演化公式时发现的。它具有极其广博的使用价值,论证了生命任何相对待的属性,均同源演化于相同的“1”之太极始态,并由此推导出生命呈素数演化的规律。它最终统一了太极(1)、三才(3)、五行(5),这些呈奇素数存在的思维模型。
太极模型
当m=0,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1。即同源演化的物体系的“太极一气”,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始态,即“一态”、“基态”、或“始态”,此时存在阴阳演化之潜势,但表达不出有差别的阴阳属性。此时精气高度统一。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太极模型对应的“初态”之元经。
, 百拇医药 极,《说文》云:“极,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有:“极,凡至高至远皆谓之极。”《玉篇》曰:“极,尽也。”极的原始本意,指“屋脊之栋也”,引申为一个物质演化系的“尽头、最根本的基态”。如同一棵植物,演化于统一的太极“种子”。太极,反映了先民质朴的思维中,万物同源的思维定势。由此可推导出经络也是从纯朴的“太极”原生态演化而来。根据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论思想,每一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都同源演化于统一的“全息胚”。所以,每一个全息胚都有自己的太极,这个太极的中心或中轴对应的始态经络,笔者称其为“元经”。这样一来,推导出在胸腹内脏腑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演化群落,有共同的元经模式,它是未来脏腑阴阳经演化的母基。而四肢亦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在其过中趾(指)的中轴线,也有其元经存在,它是未来手足三阴、三阳经演化的母基。每一相对独立的器官或生命单元(即全息元),均有自己的始态元经。
元经,是器官或器官群落未来经络演化的母基或“太极”。它自我高度统一、自恰,阴阳之性潜在不显,即所谓“阴平阳秘”。生命是演化而来的,那么经络也必然符合相同的素数演化规律而演生。元经,就是演化的始态之太极,它一般呈一维线性存在。生命体任何器官,都有对应的穴位,在元经上潜在着。
, 百拇医药
三才模型
当m=1,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3。即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生出三气或三类气,呈现“一源三歧”的“三才”演化模式。此时有一对阴阳演化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1”的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三才模型对应的“初态”之三经(阴面为三阴经、阳面为三阳经)。
三才,即天、地、人。《周易·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释序卦》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圣人之道,周万物而济天下,则万物复附于圣人,与天地相似,是以万物盈天地,圣人之道,亦盈天地。物尽则圣人之道尽,孟子所谓塞乎天地之间者也。”
每一器官或器官群落,以其中轴或中心的“元经”(始基太极)为母基,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演化潜规则,以三才的“一源三歧”为演化模型而初化,演化出了包括中轴元经在内的三经:阴经、元经、阳经。在四肢部,内侧(阴面)有一条阴经,外侧(阳面)有一条阳经。它们又各自构成未来三阴经三阳经的母基(初级太极),再按照三才模型,阴经演化出了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经也演化出了三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在胸腹部,腹侧(阴面)有一条阴经,背侧(阳面)有一条阳经,二者各自演化出腹面的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背面的三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 http://www.100md.com
所以,从演化模型上看,三阴经、三阳经,都是从单一的太极“元经”演化出的子代经脉。三才模型是中医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如“督脉、冲脉、任脉”所谓的“一源三歧”的概念产生,也是三才模型思维的简单推导。在四肢针灸,下针的方向一般指向并垂直于四肢中轴的元经线。经络演化,从太极模型到三才模型,从始态之元到初态之化,完成了从元经到三经(三阴经、三阳经)演化的历史跃迁。手足三阴三阳分别呈二维平面存在,如上肢部的手三阴,在上肢内侧面;手三阳在上肢外侧面。只有当手足三阴、三阳六经,作为一个共中轴元经存在的统一整体时,六经又呈三维立体存在。
五行模型
当m=2,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5。此时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化出五态或五气、五类气,即“一气五态”或“一源五歧”,就是“五行”演化模式。此时有两对阴阳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1”的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五行模型对应的“次态”之五经(五阴经、五阳经)。
, 百拇医药
五行,产生于人类对自身五指的应用与崇拜。五行理论,是三才之后的又一种思维模型,即“一源五歧”的思维模型。它是继三才之初化后的次化。五行,是统一精元在气化过程中显示的五大序态。是一气五态。正如《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所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而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按照五行模型,中轴元经演化出的阴经、阳经,就不是按照三才模型演化出三阴经、三阳经,而是按照五行模型演化出五阴经、五阳经。与五脏、五腑高度相合。中医只所以最后取五行模型为演绎工具,是因为五行比太极(一行)、三才(三行)容纳了更丰富的生命演化内涵。可以说,太极为始态,三才为初态、五行为次态。始、初、次,反映了生命演化的序次或能级差别。五行模型的建立,最终使有形的五脏、五腑、五指、五趾、五官,与无形的经络统一起来了。此处的五脏是胰、肾、肝、脾、肺;五腑是肠、膀胱、胆、胃、心。
经络的演化与脏腑的演化高度统一;五脏、五腑与10指(趾)有关,同理,10条经络与10指(趾)也有关,五阳经、五阴经都达五指(趾)、五窍;五脏、五腑、五官、五窍、五指(趾)等等,一切人体组织或器官,都会在五阳经、五阴经的连接下,构成一个整体。, 百拇医药(王全年 孙广仁 山东中医药大学)
素数演化简式是笔者在研究叶脉演化公式时发现的。它具有极其广博的使用价值,论证了生命任何相对待的属性,均同源演化于相同的“1”之太极始态,并由此推导出生命呈素数演化的规律。它最终统一了太极(1)、三才(3)、五行(5),这些呈奇素数存在的思维模型。
太极模型
当m=0,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1。即同源演化的物体系的“太极一气”,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始态,即“一态”、“基态”、或“始态”,此时存在阴阳演化之潜势,但表达不出有差别的阴阳属性。此时精气高度统一。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太极模型对应的“初态”之元经。
, 百拇医药 极,《说文》云:“极,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有:“极,凡至高至远皆谓之极。”《玉篇》曰:“极,尽也。”极的原始本意,指“屋脊之栋也”,引申为一个物质演化系的“尽头、最根本的基态”。如同一棵植物,演化于统一的太极“种子”。太极,反映了先民质朴的思维中,万物同源的思维定势。由此可推导出经络也是从纯朴的“太极”原生态演化而来。根据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论思想,每一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都同源演化于统一的“全息胚”。所以,每一个全息胚都有自己的太极,这个太极的中心或中轴对应的始态经络,笔者称其为“元经”。这样一来,推导出在胸腹内脏腑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演化群落,有共同的元经模式,它是未来脏腑阴阳经演化的母基。而四肢亦作为相对独立的器官,在其过中趾(指)的中轴线,也有其元经存在,它是未来手足三阴、三阳经演化的母基。每一相对独立的器官或生命单元(即全息元),均有自己的始态元经。
元经,是器官或器官群落未来经络演化的母基或“太极”。它自我高度统一、自恰,阴阳之性潜在不显,即所谓“阴平阳秘”。生命是演化而来的,那么经络也必然符合相同的素数演化规律而演生。元经,就是演化的始态之太极,它一般呈一维线性存在。生命体任何器官,都有对应的穴位,在元经上潜在着。
, 百拇医药
三才模型
当m=1,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3。即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生出三气或三类气,呈现“一源三歧”的“三才”演化模式。此时有一对阴阳演化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1”的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三才模型对应的“初态”之三经(阴面为三阴经、阳面为三阳经)。
三才,即天、地、人。《周易·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释序卦》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圣人之道,周万物而济天下,则万物复附于圣人,与天地相似,是以万物盈天地,圣人之道,亦盈天地。物尽则圣人之道尽,孟子所谓塞乎天地之间者也。”
每一器官或器官群落,以其中轴或中心的“元经”(始基太极)为母基,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演化潜规则,以三才的“一源三歧”为演化模型而初化,演化出了包括中轴元经在内的三经:阴经、元经、阳经。在四肢部,内侧(阴面)有一条阴经,外侧(阳面)有一条阳经。它们又各自构成未来三阴经三阳经的母基(初级太极),再按照三才模型,阴经演化出了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经也演化出了三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在胸腹部,腹侧(阴面)有一条阴经,背侧(阳面)有一条阳经,二者各自演化出腹面的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背面的三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 http://www.100md.com
所以,从演化模型上看,三阴经、三阳经,都是从单一的太极“元经”演化出的子代经脉。三才模型是中医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如“督脉、冲脉、任脉”所谓的“一源三歧”的概念产生,也是三才模型思维的简单推导。在四肢针灸,下针的方向一般指向并垂直于四肢中轴的元经线。经络演化,从太极模型到三才模型,从始态之元到初态之化,完成了从元经到三经(三阴经、三阳经)演化的历史跃迁。手足三阴三阳分别呈二维平面存在,如上肢部的手三阴,在上肢内侧面;手三阳在上肢外侧面。只有当手足三阴、三阳六经,作为一个共中轴元经存在的统一整体时,六经又呈三维立体存在。
五行模型
当m=2,代入素数演化简式N=2m+1,则N=5。此时物质演化系的“太极一气”演化出五态或五气、五类气,即“一气五态”或“一源五歧”,就是“五行”演化模式。此时有两对阴阳部分,一个中轴(或中心)“1”的部分。对于经络,此时处于与五行模型对应的“次态”之五经(五阴经、五阳经)。
, 百拇医药
五行,产生于人类对自身五指的应用与崇拜。五行理论,是三才之后的又一种思维模型,即“一源五歧”的思维模型。它是继三才之初化后的次化。五行,是统一精元在气化过程中显示的五大序态。是一气五态。正如《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所言:“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而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按照五行模型,中轴元经演化出的阴经、阳经,就不是按照三才模型演化出三阴经、三阳经,而是按照五行模型演化出五阴经、五阳经。与五脏、五腑高度相合。中医只所以最后取五行模型为演绎工具,是因为五行比太极(一行)、三才(三行)容纳了更丰富的生命演化内涵。可以说,太极为始态,三才为初态、五行为次态。始、初、次,反映了生命演化的序次或能级差别。五行模型的建立,最终使有形的五脏、五腑、五指、五趾、五官,与无形的经络统一起来了。此处的五脏是胰、肾、肝、脾、肺;五腑是肠、膀胱、胆、胃、心。
经络的演化与脏腑的演化高度统一;五脏、五腑与10指(趾)有关,同理,10条经络与10指(趾)也有关,五阳经、五阴经都达五指(趾)、五窍;五脏、五腑、五官、五窍、五指(趾)等等,一切人体组织或器官,都会在五阳经、五阴经的连接下,构成一个整体。, 百拇医药(王全年 孙广仁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