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信息
编号:11323271
一部中医经典的两种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8日 三联生活周刊
中医,黄帝内经,废除,《内经》古方“走麦城”,古今中医早就不是一回事,《内经》:依然有功能性的“古董”
     一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不但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甚至今天还被很多大医家认为没有被超越。虽然它至今仍是中国中医大学的必修课,却让攻击中医的人攻击中医理论的落后,怀疑它在治病救人方面所提供的指导性。

    《内经》古方“走麦城”

    “有朝一日,你把《黄帝内经》(以下称为《内经》)彻底批判了,就真正读懂了。”这是幼年时父亲对廖育群说的话。在北京东四附近前孚王府内的办公室,如今已经是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的廖育群特别强调,要能真正读懂并认识《内经》,中医、西医和历史知识缺一不可。

    之所以一上来就强调对话的基本条件,除了中医近些年来一直处于被讨伐声浪中,也在于中医实在太容易被人说三道四。廖育群随便举了个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下面成立了一个中医哲学委员会,里面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哲学问题。但廖育群说,哲学是哲学,如何解决现实(治病)的问题?医学的现实问题就是治病救人,这就出现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很多中医研讨会的与会者都不是中医医生。“换一个专业,无论理、工、医(西医)、农,开研讨会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廖育群说,“绝对不可能啊!你什么都不懂质疑什么?可偏偏中医谁都可以说几句。”

    廖育群学中医因为父亲。当初廖育群的祖父在湖北秭归兴山县开了个点心铺,家里收留了一个孤寡老中医,晚上给孩子们讲中医之道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孩子中只廖育群的父亲有兴趣听。廖父最终还是一路考上公费的马尾海军学校成了一名工程师,1958年患肺结核后他开始自学中医,又适逢一位自上海到北京且志同道合的中医,受其影响,廖父放弃工程师的工作,从此行医为业。

    有人说中医的问题之一便是民生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