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305302
深静脉置管在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
深静脉导管,1临床资料,2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及穿刺方法,3护理要点,4讨论,【参考文献】
     深静脉导管留置多在ICU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临床上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插管留置术。针对我科艾滋病患者护理的特殊性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我科自2002年以来引入深静脉置管在AIDS患者的护理中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3月,我科采用深静脉置管用于AIDS患者的治疗429例,其中用于肠外营养支持94例,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所致呼吸衰竭的抢救83例,顽固性低钠、低钾患者的补钠及补钾治疗78例,治疗心力衰竭39例,心肺复苏27例,浅静脉穿刺困难者的治疗108例,特殊药物治疗(如两性霉素B)88例。置管时间最长73天,最短6天。年龄最大82岁,最小19岁。出现气胸7例,出血12例,导管感染5例,未出现空气栓塞、血胸等并发症。

     2 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及穿刺方法

    2.1 解剖位置

    2.1.1 锁骨下静脉 位于锁骨中段后方,起自腋静脉跨第一肋骨上方,经锁骨中段的后方,在胸锁关节后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无名静脉进入胸腔。锁骨下静脉后方隔前角肌与锁骨下静脉伴行。锁骨下静脉在前而锁骨下动脉在后。

    2.1.2 颈内静脉 起自颅后窝后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