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2374
跨国药企中国寻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37期(总第2392期 2006.11.29)
跨国药企中国寻猎

     重点开发天然植物药

    多家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设立其研发中心,或与中国的研发机构合作,走的是从植物里寻找有效成分来开发新西药的路子。

    诺华、德国默克在中国加大天然植物药领域的投资并非孤例。近年来,诺华已经陆续投入数百万美元,与上海药物研究所进行合作,从传统中药中分离天然化合物。仿照与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合作方式,诺华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在10月份达成了一项协议:诺华资助昆明植物研究所,将对云南省的一些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本月初,诺华宣布将投资约1亿美元在上海兴建自己的研发中心。诺华并不是惟一一家在中医药中寻求良方的跨国制药公司,法国制药企业施维雅与上海药物研究所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大跨国制药巨头都在通过自身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或者与中国的医药研究机构合作,筛选值得关注的天然植物药。

    以后,当一位诺华在上海研发中心的研究人员见到一位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会放弃从前眼神里可能有的不屑或敌意,握握手,然后对第三者说:“我们做的是共同的药物研究。”如果碰巧这个第三者认为东西方合作研发药物是个伪命题,他们可能会遭到第三者的一个白眼。
, 百拇医药
    无独有偶,近一段时间,从德国默克公司传出消息:德国默克与和记黄埔旗下的中国医疗科技公司(Chi-Med)已经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抗肿瘤植物药。

    跨国制药巨头在中国的发展渗透历时20余年,并逐渐将研发中心移师中国,而与中国药物研究机构就合作开发植物药所掀起的浪花并非其中最大者。

    除了下意识的忐忑不安,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业界思考。有人欢呼“中医药迈出走向世界的一步”,但显然这些跨国巨头的举动是以西药的理论开发植物药,这种欢呼是否有偏差?有人质疑“东西方医药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怎么可能合作开发”?有人忧心“这是西药对于中国传统医药的入侵,将会扼制民族医药的发展,挤压中医药原本不大的生存空间”。那么如何认识东西方医药在新药开发领域的合作?跨国巨头在中国加大对于天然植物药的研究,对于中医药产业而言,是兴奋剂还是安眠药?

    急切的植物药脚步
, http://www.100md.com
    诺华、德国默克在中国加大天然植物药领域的投资并非孤例。近年来,诺华已经陆续投入数百万美元,与上海药物研究所进行合作,从传统中药中分离天然化合物。仿照与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合作方式,诺华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在10月份达成了一项协议:诺华资助昆明植物研究所,将对云南省的一些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本月初,诺华宣布将投资约1亿美元在上海兴建自己的研发中心。

    诺华并不是惟一一家在中医药中寻求良方的跨国制药公司,法国制药企业施维雅与上海药物研究所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大跨国制药巨头或者通过自身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或者与中国的医药研究机构合作,筛选值得关注的天然植物药,虽然试探脚步的深浅不同,但心情同样急切。原因何在?

    一直以来,跨国制药巨头都以自身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巨额投入而自豪,新药研发成功所能产生的强劲增长拉动也给了这些企业充足的底气。但现在,他们开始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匹可以无拘束奔跑的野马,那条缰绳正在渐渐绷紧。新化学药物的开发已经不能够按照最初设想的速度推进,新的创新药物研发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他们关注的目标开始逐渐投注在其他的领域,天然植物药物的开发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方向。
, 百拇医药
    但天然植物药并非中药。首先,中药不仅包括植物药,还包括动物药、矿物药等;其次,植物药是当今西方人对西方草药的常用称谓,在欧洲,植物药是指未经加工的生药,常为植物的某一部分,一般只有一个药理活性成分;再次,植物药制剂是指经过提炼、纯化等加工过程制成的粉剂、液体等剂型。

    目前的合作之局

    谈到中药与植物药的异同,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一,中医药有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有浩瀚的文献,遣方用药有规律可循;西方植物药仅凭零散的经验使用。第二,中医药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建立了一定的医事制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西方植物药则成形于近几十年。第三,中药讲究炮制,讲究药物四性五味和归经;西方植物药仅应用生药,不懂炮制后药性之改变。第四,中药多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西方植物药一般用单味药,偶用复方,多则四味,亦无君臣佐使之说。由此而论断,中药远胜于植物药,而东西方药品合作研发缺少统一的基础。

    从这一方面来看,东西方合作研发药物似乎都难以实现。中医和西医研究药理学的角度完全不同。几百年来,中国医生不断尝试将不同的药物混合起来,他们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最有效的方法。他们认定传统疗法是有效的,尽管从西医的科学理论来看,这些疗法起效的原因根本解释不清楚,“中医知道它能治愈病人,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疗法针对的目标是什么。”
, 百拇医药
    与此相反,西方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通常在明确目标后才开始搜寻治疗药物,并寻找能够实现疗效的化合物。如果他们找到一种有效药物,他们通常都明白它发挥作用的机制。这有助于提高这种化合物的疗效,并有助于让FDA等监管机构确信这种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的合作局面是,诺华将上海药物研究所采集到的植物进行了检验,希望从中分离出中药的天然活性成分。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施维雅、罗氏、葛兰素史克等多家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设立其研发中心,也纷纷走从植物里寻找有效成分来开发新西药的路子。而之所以选择从中药中提取,是因为“中药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验,证明是有疗效的,这就使得以中药为研发对象的项目远比从千万种化合物中筛选研发的项目失败率低”。

    锁定特定治疗领域

    据了解,德国默克与中国医疗科技公司的合作,首先是圈定治疗的领域——抗肿瘤药物,其次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天然植物药上。在这次新药研发合作协议中还规定,允许德国默克使用中国医疗科技公司在上海的大型研究设施以及植物化合物库。

    而面对新药开发成本飙升、备选药物有限的现状,诺华希望中国传统药物能过滤筛选出对抗阿兹海默氏症等疾病的新一代热销药。

    自合作项目启动后,上海药物研究所已经向诺华制药公司设在巴塞尔的实验室提供了约1000种天然产物。作为回报,诺华表示如果某些植物能够用于生产有市场价值的药物,它将向上海药物研究所支付专利费及其他费用。到目前为止,有9种化合物显示出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特别潜质,另外2种被选中进行进一步研究。这一数字相较于用传统手法研发新药而言,其效率已经可观了。而且与诺华通常在研发方面花费的资金相比,对这些药物研发的投资也相对较小。,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