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0845
糖尿病患者为何“花眼”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30日 《当代健康报》 2006.11.30
     有报道,糖尿病被确诊后5年,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现象,患病时间越长,视力损害也越严重,最后可导致糖尿病性失明。糖尿病初期常会出现的是阵发性视力模糊,即,时而看远处模糊,时而看近处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大家知道,人的眼睛里有一个扁圆形的透明体,又叫“晶状体”,大小与豌豆差不多,直径为10毫米,厚度4毫米。晶状体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富有弹性,可借助于睫状肌及晶状体悬韧带的作用而变凸或变扁。正是由于晶状体有这种反复变凸变扁的调节作用,人们才能对远近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楚。

    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不清,主要与血糖波动直接相关。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常不稳定,当血糖量上升时,血液内的无机盐成分将随着尿糖的大量排出而减少,组织液的渗透压也相应减低,这时房水的渗透压则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房水会通过晶状体的囊膜进入晶状体内,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此时病人看近处则清楚,看远处则模糊。相反,当血糖量减低时,血液内的无机盐成分潴留,组织液的渗透压也相应增高,此时房水的渗透压则高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晶状体内的水份便通过晶状体的囊膜进入房水内,晶状体便会变得薄而扁平,其屈光力减低,于是形成远视状态,这样病人看远处会清楚,而看近处就会模糊。

    糖尿病导致视力损害不容忽视。因为经常血糖波动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这种改变过程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长期如此,将会发生大家熟悉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并会形成永久性的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