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6期
编号:11314378
应激后血压恢复迟缓者易患颈动脉硬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6期
     英国伦敦大学Steptoe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历心理应激后血压恢复较缓慢者,3年后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增高,进一步说明心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6, 269(11): 2547]

    研究者首先对WhitehallⅡ流行病学定群研究中的健康者进行心理生理性应激试验(色字干扰测试和镜像追踪),在试验结束后40~45分钟内监测其收缩压的恢复情况。3年后,研究者对其中的136名参试者(平均年龄为55岁)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包括37名收缩压在恢复期内达到基础水平(充分恢复组,A组)和99例收缩压在恢复期内高于基础水平(延迟恢复组,B组)的参试者。

    结果显示,经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静息血压、吸烟、体重和空腹胆固醇水平校正后,在社会经济状况(SES)较差的参试者中,B组的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高于A组(0.78 mm对0.65 mm,P=0.01);而在SES较好的参试者中,A、B两组的平均IMT 无显著性差异(0.75 mm对0.74 mm)。

    研究提示:心理生理应激后血压恢复延迟反映出机体对血压的生物调节作用失调,此研究的结果说明社会心理因素潜在地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