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1712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四大关注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7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2.07
     12月1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公布了首部综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及防治研究现状的年度权威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该报告入选的资料是经过严格的评估,根据循证医学要求,证据级别多达到Ⅰ级和Ⅱ级水平,因而有较高的指导性意义。该报告中的几大关注点值得我们重视。

    ●刈⒌阋唬焊哐故堑谝晃O找蛩?br> 报告显示,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8个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饮酒、缺乏身体活动、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

    我国曾分别于1958年~1959年、1979年~1980年、1991年和2002年进行过4次全国性的高血压抽样调查。尽管方法上略有差异,但总体表明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估计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成人中每5人就有1人是高血压。

, 百拇医药     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正常血压者比较,高血压者卒中发生率增加3~4倍。我国人群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就增加40%~50%。

    高血压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肾脏病发生危险是正常血压者的2~3倍。高血压成为我国≥40岁人群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发生呈连续性正相关:血压从110/75毫米汞柱开始,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逐渐增加;与180/110毫米汞柱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

    ●关注点二:平均吸烟年龄提前、一半不吸烟者吸“二手烟”、男性吸烟率高

    根据1984年、1996年和2002年3次全国性的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平均吸烟年龄从1984年的22岁提前到2002年的18岁,女性从25岁提前到20岁。
, 百拇医药
    从1984年~1996年,吸烟者人均吸烟数增加了两支,达到每日15支,此后趋于稳定。从1984年~1996年,吸烟率上升,1996年~2002年,成人吸烟率略微下降,但年轻人吸烟率上升。

    不同职业人群吸烟率差异不明显,男性中除学生外,排在最低位的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依然为近57%,女性人群吸烟率一般都很低。

    报告还显示,我国不吸烟人群中,82%的人在家里、37%在工作场所、67%在公共场所接受到被动吸烟,其中以在家庭中最为常见。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包括吸烟者呼出来的烟和从香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被动吸烟也叫侧流吸烟或第二吸烟者或吸“二手烟”,被动吸烟暴露称为环境烟草暴露。

    我国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研究,使用“每周至少有1次接触15分钟以上的环境烟草烟雾,就称为被动吸烟”的定义,发现我国15岁以上人群有53%遭受被动吸烟危害,57%的女性,60%生育年龄的妇女,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2002年我国人群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显示,52.9%的非吸烟者遭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以上两项结果几乎相等,表明近几年来我国被动吸烟暴露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 百拇医药
    此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男性吸烟率都高于63%,尤其在云南、福建、江西、湖北、青海、山西和内蒙古地区人群吸烟率水平更高。相对而言,我国女性吸烟水平较低,75%地区的女性吸烟率在4.7%以下,只有25%地区女性吸烟率在4.7%~17.3%之间。东北地区和天津地区女性吸烟率最高。

    教育程度显然对吸烟有相当大的影响。报告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吸烟率越低,虽然大学文化程度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吸烟率也很高,达54.8%,但还是比文化程度低者低一些,小学文化程度男性吸烟者达71.2%。

    ●关注点三: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我国10省市35~74岁成年人群中,在血清总胆固醇(TC)≥200毫克/分升或服用降脂药物人群知晓率方面:男性为8.8%,女性为7.5%;治疗率:男性为3.5%,女性为3.4%;控制率(TC降低到200毫克/分升以下):男性为1.9%,女性为1.5%。在血清TC≥240毫克/分升或服用降脂药人群中,知晓率:男性为21.3%,女性为18.1%;治疗率:男性为14.0%,女性为11.6%;控制率(TC降低到240毫克/分升以下):男性为11.3%,女性为9.5%。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30毫克/分升或服用降脂药人群中,知晓率:男性为10.2%,女性为8.9%;治疗率:男性为4.7%,女性为4.6%;控制率(LDL-C降到130毫克/分升以下):男性为3.0%,女性为2.5%。在血清LDL-C≥160毫克/分升或服用降脂药物人群中,知晓率:男性为21.8%,女性为19.8%;治疗率:男性为15.6%,女性为13.9%;控制率:男性为12.1%,女性为11.0%。
, 百拇医药
    以上数据表明,无论男性或女性,我国人群的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低。

    ●关注点四:超重问题严重,儿童肥胖人群形成

    报告引用的一项关于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的调查资料显示:从1989年~2000年11年间,我国成人居民体重增加,引起超重居民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男性超重率从1989年的11.9%提高到2000年的27.9%,11年间增加了1倍多;女性超重率从1989年的17.7%提高至2000年的28.5%,11年间增加了10.8%。目前,与超重率相比,肥胖患病率在我国中年人群中还不算很高。此外,超重率和肥胖患病率的人群分布还存在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和女性高于男性的现象。

    1985年,我国即使大城市男女儿童青倌攴逝只疾÷室步鑫?.2%和0.1%,超重率1%~2%,无实质性肥胖流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超重率大幅上升,增幅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7~9岁、10~12岁和女性7~9岁年龄组肥胖率分别为4.7%、3.8%和3.2%,超重高发人群初步形成。
, http://www.100md.com
    1995年前后,城乡均出现超重率大幅增长,发达大城市男女超重率分别比10年前增长3倍和2倍;肥胖患病率男性6%~8%,女性4%~6%。2000年前后,大城市进入肥胖全面增长期,北京等发达大城市男性7~9岁、10~12岁和女性7~9岁、10~12岁年龄组超重加肥胖检出率达到25.4%、25.5%和17.0%、14.3%。2000年,男女7~18岁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分别在4.94%~8.41%和2.25%~4.85%之间,男性高于女性。2000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比1985年明显上升,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男性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的上升幅度在844.82%~2244.83%。

    根据1995年~200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增长率预测,2010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男性将达到18.46%,女性将达到9.18%。

    □本报记者 徐亚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