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墩族”: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20年前,青少年超重率只有1%,最新的学生体质监测表明,2005年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已超过了10%。专家指出,肥胖诱发多种慢性疾病,甚至缩短寿命——
今年9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届世界肥胖大会上,一位医学专家指出,儿童肥胖或超重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变得如此严重,将来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因为肥胖而比他们的父母先去世。
那么,“肥墩族”会成为“短命的一代”吗?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22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比200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说,目前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更是未成年人肥胖的“重灾区”。
, 百拇医药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
容易导致智力降低性格孤僻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而会增加疾病危险。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
医学研究证明,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有关系,这些疾病又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虽然在青少年时期,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儿童时期的肥胖,可以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危险因素聚集,给他们成人以后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军说。
肥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呈现低龄化趋势。一项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的15—17岁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比正常少年分别高10—20倍。依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推测目前在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儿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
, 百拇医药
过分“呵护” 缺少体育锻炼
影响生长发育的“秩序”
基因遗传会对肥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以确认。专家更倾向于认为,肥胖主要与热量的摄取及运动相关。研究者指出,肥胖与孩子的运动活跃程度之间有相关性。杨贵仁指出,营养过剩的膳食、过多地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体育锻炼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近视、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他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
“宁愿坐死,不能跑死。”这句话反映了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时面临的困境。家长怕孩子运动时受伤,学校怕担责任,只能不断取消一些竞技性、对抗性项目,“稳稳当当”地上体育课,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在校稍有个磕磕碰碰,家长就不依不饶。为了安全起见,学校一般不敢给学生安排活动强度稍大的项目。
, http://www.100md.com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工作的贾志勇认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不仅影响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甚至对体质发展产生终生不可逆的影响。家长过分的“呵护”会打乱儿童生长发育的“秩序”。
成人病从儿科预防
不宜快速减轻体重
目前,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减肥方法还是比较“老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我国已有科研人员用实验数据证明通过每天“少吃几口”,或快走30至40分钟就可以避免因积累下过多能量而导致超重乃至肥胖。
贾志勇认为,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习惯必须要靠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生活已经大大削减了身体运动的机会,童年的生活也渐渐少了同龄的玩伴和自由的田野。他担心,社会在探索出适合现代化生活的体育教育方式之前,不得不先面对成长起来的“不运动”的一代。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必须让他们从小“动起来”。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认为,虽然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很多健康隐患,但儿童在减肥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不能盲目。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上严格把关,对由“肥胖”引起心理障碍的儿童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等等。
专家指出,对待肥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目前,青少年肥胖的预防问题已渐渐地为人关注,在医学界,“成人病从儿科预防”的理念已经建立。根据国情,建立相对完善的预防体系,确定各年龄段孩子的身高体重指数,督促处在轻度肥胖的孩子及时采取减肥措施,还有重视婴幼儿早期的营养结构等等。但这些只是预防工作的开始,控制我国快速增长的肥胖儿的数量并使其有所降低,任重而道远。
怎样判定自己是否肥胖(延伸阅读)
, http://www.100md.com 体重指数(BMI)是体重/身高的简便指数,通常用于在成年人群中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分类。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世界卫生组织把“超重”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肥胖”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30。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评价标准为: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青少年的肥胖,历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都是采用身高标准体重的方法来判定的。实测的体重减去标准体重,再除以标准体重,得出肥胖度。肥胖度在10%—20%之间,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的,为肥胖。王君平 韩 冰
(卢 芳整理), 百拇医药
今年9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届世界肥胖大会上,一位医学专家指出,儿童肥胖或超重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变得如此严重,将来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因为肥胖而比他们的父母先去世。
那么,“肥墩族”会成为“短命的一代”吗?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22岁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和超重的检出率,比200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说,目前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更是未成年人肥胖的“重灾区”。
, 百拇医药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
容易导致智力降低性格孤僻
“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而会增加疾病危险。据中国医促会减肥专家介绍,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
医学研究证明,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有关系,这些疾病又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虽然在青少年时期,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儿童时期的肥胖,可以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危险因素聚集,给他们成人以后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马军说。
肥胖青少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呈现低龄化趋势。一项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的15—17岁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比正常少年分别高10—20倍。依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推测目前在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儿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
, 百拇医药
过分“呵护” 缺少体育锻炼
影响生长发育的“秩序”
基因遗传会对肥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以确认。专家更倾向于认为,肥胖主要与热量的摄取及运动相关。研究者指出,肥胖与孩子的运动活跃程度之间有相关性。杨贵仁指出,营养过剩的膳食、过多地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体育锻炼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近视、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他说,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体力劳动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
“宁愿坐死,不能跑死。”这句话反映了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时面临的困境。家长怕孩子运动时受伤,学校怕担责任,只能不断取消一些竞技性、对抗性项目,“稳稳当当”地上体育课,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在校稍有个磕磕碰碰,家长就不依不饶。为了安全起见,学校一般不敢给学生安排活动强度稍大的项目。
, http://www.100md.com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工作的贾志勇认为,家长教育方式不当不仅影响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甚至对体质发展产生终生不可逆的影响。家长过分的“呵护”会打乱儿童生长发育的“秩序”。
成人病从儿科预防
不宜快速减轻体重
目前,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减肥方法还是比较“老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我国已有科研人员用实验数据证明通过每天“少吃几口”,或快走30至40分钟就可以避免因积累下过多能量而导致超重乃至肥胖。
贾志勇认为,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习惯必须要靠教育来培养。现代化的生活已经大大削减了身体运动的机会,童年的生活也渐渐少了同龄的玩伴和自由的田野。他担心,社会在探索出适合现代化生活的体育教育方式之前,不得不先面对成长起来的“不运动”的一代。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必须让他们从小“动起来”。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认为,虽然肥胖会对儿童造成很多健康隐患,但儿童在减肥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不能盲目。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上严格把关,对由“肥胖”引起心理障碍的儿童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等等。
专家指出,对待肥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目前,青少年肥胖的预防问题已渐渐地为人关注,在医学界,“成人病从儿科预防”的理念已经建立。根据国情,建立相对完善的预防体系,确定各年龄段孩子的身高体重指数,督促处在轻度肥胖的孩子及时采取减肥措施,还有重视婴幼儿早期的营养结构等等。但这些只是预防工作的开始,控制我国快速增长的肥胖儿的数量并使其有所降低,任重而道远。
怎样判定自己是否肥胖(延伸阅读)
, http://www.100md.com 体重指数(BMI)是体重/身高的简便指数,通常用于在成年人群中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分类。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世界卫生组织把“超重”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25,“肥胖”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30。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评价标准为:BMI<18.5为“体重过轻”,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青少年的肥胖,历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都是采用身高标准体重的方法来判定的。实测的体重减去标准体重,再除以标准体重,得出肥胖度。肥胖度在10%—20%之间,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的,为肥胖。王君平 韩 冰
(卢 芳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