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四川精神卫生》 > 1999年第3期
编号:11316771
浅述MMPI对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
http://www.100md.com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3期
精神疾病,1MMPI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价值,2MMPI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3MMPI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4MMPI对神经症的辅助诊断,参考文献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是人格测验和评估方法之一。它是1930年初由Mckinley与Halthaway开始收集大量有关人格项目并进行整理,于40年代初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哈特威等所编制的人格调查表[1]。目前,广泛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我国于80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宋维真等主持修订,并逐渐应用于心理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特别是在精神科临床方面用得较广泛[2]。

     1 MMPI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价值

    曾经有报告认为,MMPI对精神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等疾病,国内张理义等报道MMPI对精神分裂症诊断的符合率达85%,对于抑郁症诊断的符合率达882%,张琪等报道精神疾病的MMPI诊断与临床诊断均存在一致性,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的一致率最高,其次是情感性精神病,再次是神经症[2]。由于MMPI某些临床量表项与常模比较,T分升高或降低比较明显,有的划界分可达两个标准差以上,根据其两点编码模式就给予诊断,更有人在MMPI的检查结果报告单上,直接写出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3];而另一些报告则持相反意见,认为MMPI仅为一种自评量表,受试者易受测试时心情变化,精神疾病的不同时期和能否合作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尽管得分与常模有差异,但仅根据这些差异,是不能用以诊断疾病的,且在精神疾病的急性期和缓解期,所得的各量表分数并不一样,测图也可完全不同。甚至正常人在急性情绪干扰下,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愿认真回答问题时,得分也可明显偏离常模。再加上在测试时,患者可能受到精神病理的影响,对MMPI各项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或有注意涣散,或有知觉障碍、思维逻辑混乱以及妄想等症状,可使被试者反应的情况不一定真实而影响结果的正确性。据宋维真(1986)报告,美国正常人测试时有34%可测出不正常的测图,韩岭(1990)报告中国正常人也有25%测出不正常的测图。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因此MMPI仅能作为人格特点的测试工具,其结果绝不能作为精神疾病的诊断依据。以上两种看法均过于绝对,有失偏颇,较恰当的评价者认为:MMPI作为一种测查工具,在判断精神状态有无障碍和个性有无偏移方面(即区分正常与异常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价值,经我国很多单位协作进行大样本的测试,认为无论是精神病患者还是神经症等患者,其测试结果大多明显有异于心理健康的人。总之,MMPI检测能将患者的病态心理作出数量化评估,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的参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