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316792
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痛经,中药疗法;,内异丸,治疗应用;,内异灌肠液,治疗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痛经,中药疗法;,内异丸,治疗应用;,内异灌肠液,治疗应用,内异丸合内异灌肠
     摘要: 【目的】观察内异丸(丹参、血竭、三棱、莪术、桃仁、三七、当归、桂枝、香附、牛膝等)合内异灌肠液(丹参、血竭、桃仁、莪术、赤芍、虎杖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分成3组,A组(内异丸组)16例,B组(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组)24例,C组(丹那唑组)18例。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MC)后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痛经评分,观察治疗后痛经、腰骶部不适、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附件包块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瘀证候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后对痛经评分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明显优于丹那唑组(P<0.01),也优于内异丸组(P<0.05),而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腰骶部不适和血瘀证候的疗效内异丸组和内异丸合灌肠液组均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和附件包块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内异丸和西药丹那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疗法; 痛经/中药疗法; 内异丸/治疗应用; 内异灌肠液/治疗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疑难病,目前该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临床症状多见痛经、不孕、性交痛、周期性肛门坠胀感和腰骶部不适等,其中痛经最为常见,内异症所致痛经有继发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可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甚至昏厥,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报道痛经症状约占内异症患者的87.7% [1] 。因此,解决痛经症状是内异症患者就诊时的重要目的。本研究对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症状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病例均来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我院内异症专科就诊的病人。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 [2] 诊断为内异症并有痛经症状的患者。(2)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 [3] 的中医辨证标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