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316744
Ranvier 区切除后外骨桥形成的细胞组织学变化
http://www.100md.com 《数理医药学》 2006年第5期
Ranvier,区;,损伤;,骨桥;,组织学,,Ranvier,区;,损伤;,骨桥;,组织学,Ranvier区切除后外骨桥形成的细胞组织学变化,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Ranvier 区切除后不同的愈合修复阶段中外骨桥形成的细胞组织学变化。方法:利用兔胫骨近端Ranvier 区切除的模型,取Ranvier 区切除后1~12w骨标本,染色观察新生外骨桥形成的细胞事件变化。结果: Ranvier 区切除后,1w在骺板外侧软骨细胞增生带出现膜内化骨, 2w出现小梁骨并覆盖至软骨细胞肥大带,4w小梁骨覆盖至钙化带,8w骨小梁成熟的骨桥形成,横跨在骨骺和干骺端次级松质骨之间,12w成熟的横跨骺板的骨桥明显增厚。结论: Ranvier 区切除后不同的愈合修复阶段存在高度有序的细胞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膜内化骨、骨痂的爬行替代和骨桥形成等过程连续出现,没有出现软骨内化骨。

    关键词: Ranvier 区; 损伤; 骨桥; 组织学

    Ranvier区是存在于骨骺板周围的一个环形软骨膜骨化沟[1]。随着骺板的横向生长机制及与骺板损伤有关的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深入,RG在骨发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上累及RG的损伤常可导致骺板发育紊乱,也能导致外骨桥形成或骨软骨瘤等骨肿瘤的发生。骨桥的形成是导致骺板早闭的病理学基础,阻止骨桥的形成是与骺板损伤有关的骨组织工程的难点之一,而导致骨桥形成的分子和细胞学过程目前仍然知之甚少,未能为与骺板损伤有关的生物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本研究利用RG切除后的骺板软骨作为研究模型,探讨外骨桥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学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制作

    选用封闭群系日本大耳白兔30只,兔龄5~6w,体重0.5~0.7kg,均采用一侧胫骨近端骺板为实验部位,另一侧作对照组。1% 戊巴比妥钠4ml/kg静脉麻醉, 手术野常规消毒, 根据兔的解剖作各实验侧膝前内侧直切口, 长约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暴露胫骨结节以上胫骨体前内侧面。暴露干骺端骺板骨软骨膜环, 于骺板上方1.5 mm 至下方0.5mm处以小尖刀环形切除长12mm、厚约1mm 、宽2~3mm骨软骨膜,然后结扎止血,逐层缝合组织。对照组暴露干骺端骺板骨软骨膜环后,不作切除,全层缝合组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