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316748
中药黄芪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表达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数理医药学》 2006年第5期
黄芪;,球囊损伤;,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黄芪;,球囊损伤;,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中药黄芪对球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皮后对其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 cdk2,cdk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黄芪组,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前1天始给对照组和手术组0.8ml/100g/d生理盐水灌胃,黄芪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中药灌胃,连续至第5天和28天两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其损伤的颈总动脉,应用组织学检查术后5天和28天的内膜增生情况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天时PCNA、CDK2、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球囊损伤颈总动脉术后5天时,血管内膜及内膜面积轻度增生,无统计学意义;28天时,手术组内膜增生明显,用中药黄芪后增生减少,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用黄芪后内膜增生面积减少,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术后5天各组PCNA、CDK2、CDK4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手术组表达最强,用药后各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中药黄芪对球囊损伤后动脉血管内膜增生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核增殖抗原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关。

    关键词: 黄芪; 球囊损伤; 大鼠;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选择,但术后再狭窄率高,是PTCA远期疗效的主要限制因素[1]。其主要机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细胞外基质合成,血小板大量聚集,局部血栓形成,早期的血管回缩和晚期的血管重构[2],其中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最为重要[3]。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血淤症的范畴,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故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本研究应用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皮复制动脉狭窄的模型,给予中药黄芪治疗,观察其对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以及对PCNA、CDK2、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