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346007
加强监管针对性 遏制非法配制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2.23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换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实施医疗机构制剂专项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医疗机构制剂经历了数量从多到少,管理从混乱到规范,从多品种配制走向少品种配制的过程。总体而言,目前医疗机构制剂室管理已基本趋于规范,制剂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医疗机构违规配制制剂情况予以归纳并进行探讨。

    ■存在问题:多种形式违法配制

    配制制剂,必须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再取得制剂品种注册证后,方可组织生产。由于准入条件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一些偏方、验方,欲取得合法配制资格,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大都内部使用,因而,少数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医疗机构存在绞幸心理,开展非法配制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医疗机构的内部科室非法配制。多为皮肤、骨伤、五官等小科室,配制的制剂多为医生根据工作经验确定的验方,或对一些疑难杂症常用的偏方。这些制剂的特点是确有疗法,但属非法配制。

    偏远卫生院非法配制并流向市场。能流向市场的这些非法制剂多由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配制,少数与配制者相识或法律意识不强的个体药店,因病人需求擅自代销。

    医生利用职务之便暗中配制。少数医生手中有了自认为疗效明显的处方后,在无力取得合法配制资格的情况下,擅自配制成制剂,利用工作之便与有此类药物需求的病人进行暗中交易。

    变相配制制剂。有些医疗机构把作为药品管理的消毒液、部分中药配伍成的散剂等,不作为成品制剂管理,利用法律漏洞,大肆进行配制。

    ■主要对策:加强监管针对性

    针对上述问题,为规范医疗机构制剂室管理,遏制非法配制制剂行为,笔者认为,在实际监管中,药品监管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监管。

    加大监督检查的针对性。药品监管部门应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有针对性开展监管,特别是对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特色专科以及一些对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名气医生所在医院的相关科室,要加大监督检查的Χ龋乐狗欠ㄅ渲浦萍劣?br>于临床。

    建立医院配制品种监管档案。为了准确掌握辖区内医疗机构配制医疗机构制剂和消毒用品的情况,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档案,属于消毒用品的,应督促其申报相关文号,属于以配制消毒品名义进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要坚决予以查处,杜绝利用法规缝隙打“擦边球”的行为。

    建立制剂情况报告制度。药品监管部门应要求医疗机构制剂室定期填报制剂配制情况报表,并根据报表,现场检查配制记录文件及留样产品,通过核对资料,确认配制的真实性。

    (文平澜), 百拇医药(黄久平;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