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编号:11338661
《清明上河图》中的医药卫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67期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历史上一幅极为重要的珍贵画卷,作者张择端,字正道,翰林大学士,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清明上河图》是其代表作。作为一幅描绘都市市民和民俗的画卷作品,它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城外的郊野景象和自然风光以及城内汴梁河两岸的繁华盛况,市桥经郭,舟船车轩,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且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笔墨精湛,真实生动。被世界誉为“中华神图”,一直以来是历代收藏家心驰神往的目标。

    《清明上河图》之“清明”,非指清明节,而是称颂“太平盛事”。画卷里有几处医药的场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画卷里有两个儿科诊所,一个门前挂着“专治儿科”的牌子,房屋内坐着一个医生,旁边一个人牵着小孩来诊病;另一个门前竖着“小儿科”招牌,有几人驻足而观。中医儿科学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此时,麻、痘、惊、疳和五迟、解颅、龟背、腹痛、呕吐、腹泻、惊啼、虫痛等小儿常见病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翔实的治疗方法,涌现出钱乙、董汲、刘方明等著名医学家,《钱氏小儿药证直诀》、《董氏斑疹方论》、《小儿痘疹方论》、《幼幼新书》等儿科专著相继问世。尤其钱乙,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诸论,往往有回生之功。”故誉之“幼科之圣”。画家选此典型入画,完全符合当时医学发展的情况。

    画卷上还有一处门前挂了“专门接骨”匾的诊所,门口有两个头戴草帽务农模样的人徘徊,其中一人看似乎正想进门求医。我国伤科发展很早,以前与外科合在一起称为“金创折疡”,至宋代伤外分科,出现了接骨的医生,这一点反映得也颇准确。

    另外,画中还有一个药铺,挂着“本堂法制应症煎剂”的招牌,屋子里,买药人牵着一头驮着袋的毛驴正要走。店堂里有柜台,人们买卖药材全在柜台上进行。这一切,形神兼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把当时汴京的药铺民间药材买卖、生意兴隆的景象都生动地体现出来。

    此外,从整个画面看,汴京街道整洁,两旁树木葱笼,庭院中花圃美观。据宋代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百姓已经认识到“厅前天井停水不出主病患”,“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并设有专门清洁员,称之为“倾头脚”,管理粪便垃圾。可见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民族。, http://www.100md.com(张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