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鱼肉类 > 其它水产类 > 螃蟹
编号:11380629
BPD用药:呼唤“吃螃蟹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7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1.17
BPD用药:呼唤“吃螃蟹的人”

     作为精神疾病中治疗最为复杂者,双相情感障碍的国内市场理论容量在100亿元以上。几乎所有的精神药物(除兴奋剂)均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但诊断标准的落后以及专属治疗药物的缺失使得其国内市场被严重低估。市场的培育离不开制药企业的积极参与,未来的双相情感障碍市场能否看到国内企业的身影?

    情感障碍分为单相(单纯抑郁)与双相(抑郁-躁狂)两类。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也称双极性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一般表现为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且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发作间歇期可完全缓解。

    世界上大约1%~2%的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病人中,约1/5的人有明显的轻躁狂或躁狂表现,许多病人在抑郁表现起病后5年内由单相变成双相障碍。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危害大,使患者丧失工作、社交能力,致残风险高,甚至有25%~50%的患者在某一时刻会尝试自杀,15%~19%的患者自杀死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负担。

    尽管单相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观点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被提出,但四十多年来,两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发展极不均衡,双相情感障碍要远远落后于单相情感障碍。

    诊疗认识更新 市场浮出水面

    在历史上,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一方面,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落后,大量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另一方面,由于在抑郁相前去就诊的病人比例远远大于躁狂相前去就诊的病人,超过4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纯抑郁。

    如今,随着人们对双相情感障碍认识的加深,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