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内镜可有效鉴别结直肠息肉性质 其诊断效果与色素内镜相似,但更便捷省时
台湾Su等报告,窄带内镜(NBI)可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结直肠息肉,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色素内镜无差异,但较色素内镜操作用时短更快捷。(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 2711)
普通肠镜难以区分息肉性质,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喷洒可通过观察息肉表面的小凹形态有效鉴别,但操作较费时。NBI不需喷洒色素即可清晰显示黏膜血管结构,且黏膜血管网改变与息肉组织学性质相关。
Su等对NBI诊断结肠息肉性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普通肠镜和喷洒0.2%靛胭脂的色素内镜技术进行比较。
该研究纳入78例患者。研究者先在普通肠镜下观察病变,然后用NBI检查黏膜毛细血管网,随后喷洒0.2%靛胭脂进一步观察黏膜表面小凹形态,结果共发现110枚结直肠息肉。
将息肉切除或活检以确定息肉性质,并由2位有5年以上肠镜经验的医师分析息肉图像,并进行诊断,诊断意见的一致性用Kappa值表示。
病变>10 mm或发红、NBI可见棕色增强的血管网、色素内镜发现Ⅲ~V型小凹形态均疑诊为肿瘤性病变,否则认为是非肿瘤性病变。
结果表明,在110枚息肉中,65枚为腺瘤,40枚为增生性息肉,5枚为腺癌。普通肠镜、色素内镜和NBI的Kappa值分别为0.981、0.960和1.0。
对Ⅱ型和V型小凹形态以及NBI下血管网是否明显,2位医师的诊断完全一致。对肿瘤性息肉的判断,普通肠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9%、80.0%、81.8%,均明显低于NBI,后者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7%,87.5%,92.7%。色素内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7%,87.5%,92.7%,与NBI相比无显著差异。
普通肠镜虽能根据息肉大小、表面颜色判断其性质,但不能获得息肉表面的形态特征。色素放大内镜弥补了该不足,可以获得黏膜表面小凹形态的细节,并有研究据此区分息肉性质,但喷洒色素的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
NBI借助波长分别为500 nm、445 nm和415 nm的窄谱光源,获得240 μm、200 μm和170 μm黏膜深度的图像,并由于血红蛋白在415 nm处的最大吸收值使黏膜血管网呈现为清晰的棕色。NBI检查仅需在2种光源间转换,用时不过1秒钟,且无需喷洒色素,鉴别息肉性质的有效性与色素内镜相同,且高于普通肠镜检查。
■ 点评
鉴于普通肠镜难以鉴别结直肠息肉的性质,一些新的内镜技术不断涌现以解决这一难题。窄带内镜(NBI)通过对内镜光源的改进,无需喷洒染料即可获得与色素内镜相同的诊断能力,便捷省时,可成为鉴别结直肠息肉性质的新的内镜检查方法。
(张澍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