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79018
挂网招标遍地开花 医药企业微利求保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1.23
     “一快”和“一慢”正成为挂网招标的两大特点。

    一快:从2005年底四川挂网招标首开先河之后,全国不少省市风起云涌迅速跟进,挂网招标模式一时间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广东、湖北、福建、山西、安徽、上海等省市都在开展竞标挂网工作,还有一些省份也在积极筹备。

    一慢:占全国各省市采购总量9%的广东省有高达300亿元的采购规模,广东挂网招标一举一动受到高度关注。广东挂网招标实施方案经过了十次修改才最终确定,原本在2007年1月1日起逐步实施的计划,半个多月过去了,挂网目录至今仍没有确定。

    这似乎预示着,挂网招标作为新生事物,在制定的思路上有其积极的一面,满足了一定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遭遇阻力,矛盾重重,与传统的药品销售模式有着不可回避的冲突和交锋。

    ■挂网招标风起云涌
, 百拇医药
    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省市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从分散招标到集中招标,从小范围到大规模,从探索到逐步规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虚高价格,遏制了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然而随着药品招标工作的推进,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单一来源药品价格无法有效降低;廉价常用药无人投标;企业投标成本、行政成本、社会管理成本较高;同一药品在各地医疗机构价格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依然存在。

    药品采购工作走到了改革的关键点。

    根据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2005年12月召开的成都会议精神,针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纷纷把挂网招标当作一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阳光工程来对待。因此,在制定挂网招标的游戏规则时剑指价格,直逼药企的最低价。另外,希望通过挂网招标加强对价格和票据流向的监管,打击走票行为,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据了解,四川第一、二批挂网药品和第三批中标转挂网药品的零售价,比国家现行零售价分别下降了31%、28%和40.6%,平均下降33.2%。从目前实行药品差比价规则制定挂网限价的情况看,相同药品的降价幅度在集中招标降低23%的基础上又下降17%,平均降幅超过40%。
, 百拇医药
    挂网招标模式如同一剂降价良药被不少省市快速效仿。但随着挂网招标遍地开花,其与药品现有销售模式之间的摩擦加剧、交锋升级。于是,围绕挂网招标,不少业界人士纷纷发表评论:“我们企业认为挂网价格可以接受,挂网后就保住了一个省的市场。”

    “我们宁愿损失一个省的市场,也不会把价格压得太低。”

    “这种以价格为导向的挂网招标,不利于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及时叫停。”

    “挂网招标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在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到位前,这种模式现阶段还会持续。”

    ■医药企业遭遇阵痛

    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医药行业人士一边忙于学习和参与各地的挂网招标,一边在观察和研究行业的利弊得失。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疆表示,和原来的药品集中招标相比,挂网招标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挂网招标是让企业在网上直接竞价,交易过程公开透明,减少了一些暗箱操作的环节。企业更能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其次,药品挂网取代反复招标环节,由原来的地市级分别采购,改为以一个省为采购单位,减少了招标成本。第三,挂网招标不再由专家全封闭、长时间评标,缩短了评标时间,也减少了人为差错。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登录互联网完成交易,也降低了中介费用。
, http://www.100md.com
    某省招标办为企业算了一笔账,如按中标8000个品规、采购25亿元计算,过去企业要向中介机构支付1250万元的费用。而现在企业只需按每个药品品规支付200元信息处理费,全年支付160万元,是原来的12.8%。

    但挂网招标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刘疆表示,如果产品招不上,则意味着一个省的药品市场的丢失,企业倒闭的速度会加快。因此,为了确保中标,企业会抱着弱势心理,不敢竞价过高。

    挂网招标围绕着降价制定了一系列游戏规则。有的省份规定,对于第二次竞价报价中有一定降幅的品规优先进入第三次竞价报价;对第三次竞价报价中有更大降幅的品规优先进入拟挂网药品品规范围。还有一些省份对未参加过招标或新生产的药品,根据不同质量层次,按其零售价打6~7.5折后进行议价,再按差比价规则计算其挂网限价。这种先折扣再议价的方式被行业形象比喻为“拦腰砍一刀”。

    “最后进入挂网目录的价格,有些企业甚至是吐血价。”一位行业人士心痛地说。
, 百拇医药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周燕对挂网药价表示质疑,在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药品最高零售价的前提下,挂网招标先“砍一刀”再议价的方式依据何在呢?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招标采购要有标书和标的,如果挂网招标中,企业能够明确挂网后采购数量(标的)是多少,对于采购数量较大的标的,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批量价格折让是合情合理的。但目前挂网招标中并没有明确的标的,医疗机构究竟从挂网平台上采购多少、采购哪家企业的产品,挂网企业并不清楚。

    “拦腰砍一刀没有科学依据,缺乏合理性。”北京奥博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王恒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挂网招标过于强调降价,对药品质量、品牌等因素考虑不多。如果只拼价格,由于管理成本较高,大企业、有品牌企业在价格竞争上不如相对不规范的企业。即使挂网成功,‘吐血价’也使得企业利润变薄,没有资金投入研发,新药开发在低水平上重复。新药会向普药快速转化。”

    “长此以往,不仅制药企业利益受损,行业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将危及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最终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协会对此深感忧虑。”周燕表示。
, 百拇医药
    ■市场格局演变加速

    包括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在内的几大医药协会,近两年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呼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加之社会上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高涨,2006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等十多个部委组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专门协调统筹医药卫生改革及各方利益。

    王恒表示,挂网招标相对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前进了一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虚高药价的矛盾,但医改没有到位之前,挂网招标仍只是过渡性办法。因为,一个需要有持续研发投入的行业,企业微利不仅不利于医药行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老百姓的医疗需求的满足。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出现前,挂网下的医药市场将出现哪些变局呢?

    王恒分析道,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没有资金发展,留下的市场空白很有可能被资金雄厚的跨国企业迅速占领,对民族医药企业发展不利。医药商业也面临一个动荡时期,特别是广东挂网招标意在规范流通领域、打击走票环节,对当地商业环境影响很大。目前广东医药商业企业自动组成联盟形成合力,部分实力较差的商业企业则会在动荡中被淘汰出局。医药商业的传统模式也将改变,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将快速向配送转化,从“白领”转化成“蓝领”。
, http://www.100md.com
    实际上,挂网招标对医院的影响更大。王恒说,挂网后医院面临统一的挂网目录,但一个省份中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同,医院的用药需求也不一样,统一的挂网目录不利于医院积极性的发挥。另外,药品收入目前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药价降低,如果医院没有财政补贴,医院将比医药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当然,医院的呼声大,也将间接地推动医改进程。

    现实情况下,各省能不能对挂网招标进行一些改进?王恒认为,价格可以作为招标的主要因素,但也应该同时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设定一些合理指标,产品抽检、质量,企业社会公益行为、企业税收等参考指标,以多元化衡量标准选择挂网药品。

    刘疆表示,如果纳入质量体系、市场覆盖率、企业规模大小即纳税多少,那么挂网招标将会更加完善。

    目前,已有一些省市的挂网招标药品目录逐渐考虑到了价格以外的因素。刘疆介绍,有的省将销售百强企业的竞标分成一组,百强以外的企业分为一组,百强外的企业招标价格不能超过百强内企业。还有的省份也在强化质量标准,将质量分值占到了药品评价标准总分值50%的权重,使质优价廉的药品进入挂网范围。

    改革中的磨合和阵痛是必然的。各方人士都在期待医改方案的出台,平衡各方利益,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次问题。

    文/本报记者 李雪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