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分析解读
编号:11349072
《内经》论五味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4期
     五味即药食之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内经》作者对五味的作用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五行与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建构起比较系统的五味理论。《内经》五味理论对中药药性与组方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与不断阐发。

    药食五味的确立

    《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而饮食“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灵枢·五癃津液别》)。因此,最初的五味无疑是指人类口尝的直观感觉,如甘草味甘,乌梅味酸,黄连味苦等等。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即是对古人亲口尝试药物,认识药物实践过程的生动写照。由于药物多由口服,因此古人很自然地首先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和推论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周礼·天官》所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即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论述。

    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与反复验证,人们对不同味的药物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加以归纳总结,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加以补充和发挥。如吴仪洛《本草从新》说:“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此五味之用也。”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人们又把从功能上具有五味不同效用的药物,分别归入相应的味,或认为其具有某一种味。如麻黄的滋味涩、微苦,《神农本草经》等均记载味苦,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始因其发汗解表之功效而言其味辛;山药的滋味淡、微酸,因其补益作用而言其味甘。因此,五味不仅表明药物的实际味道,同时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
, 百拇医药
    五味配属五行

    由于滋味作为药物的性状之一,与药物的作用并无本质的联系,药物的滋味与作用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用滋味不足以解释各种药物复杂、多样的作用。因此,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原始的滋味说遂被改造为“五味说”。在《内经》中,按照五行的框架,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了。首先,五味与脏腑相配属,《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说明五味对于五脏各有所归,即在同等条件下,药物优先分布于所宜的脏腑且浓度较大,其次按相宜性大小顺次分布于其他脏腑且浓度较小。由此而形成药物在机体各脏腑配布的时间和量上的差异,以保证相宜性大的脏腑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以便发挥选择性治疗作用。由于五脏与形体各部有特定的联系,因此五味与人体各部亦有相应的联系,如《灵枢·九针论》曰:“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所以筋、气、血、骨、肉之病,也可运用五味的偏嗜来治疗。
, 百拇医药
    五味通过五行的中介,又分别与五畜、五谷相联系,对此,《素问》的《金匮真言论》、《五常政大论》、《脏气法时论》与《灵枢·五味》篇等均有所论述,各篇论述也不尽然相同,反映了五行事物归属的主观臆断性。《内经》在此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疾病状态下的饮食宜忌问题。如《灵枢·五味》云:“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味说按五行学说所提供的思想方法,注意到各种事物及属性间的联系,将五味置于这些联系中进行考察,探索和解释五味与机体整体平衡的关系,并以此指导医疗实践,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由于五行学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决定了五味说不可避免地也具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处。

    五味划分阴阳

, 百拇医药     《内经》认为,五味分入五脏,各有阴阳偏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五味阴阳的划分是依据其性能功效来分类的,故清代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云:“气味辛甘,从中达外,主能发散,故为阳;气味酸苦,从中上下,主能涌泻,故为阴。”张仲景组方用药,擅长应用五味阴阳理论,如治外感风寒之太阳表实证或表虚证,以发汗为治疗手段创立了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等,组方原则以辛甘温药为主,辛以散邪,温可去寒,体现了“辛甘发散为阳”的配伍原则。治疗阳明腑实证,创立三承气汤以攻下,方中以大黄为主药,正是“酸苦涌泄为阴”的体现,而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又是取“咸味涌泄为阴”之意。治太阳蓄水证的五苓散与阴伤水热互结证的猪苓汤,方中以泽泻、获苓、猪苓等淡味药为主,以甘淡利湿,正合“淡味渗泄为阳”的配伍原则。

    另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气味阴阳的角度,指出:“阳为气,阴为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药物气味的阴阳,影响着药物的升降浮沉。如张元素《医学起源·用药备旨》说:“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即将《内经》升降之理与药物气味理论紧密结合,以阐发药物功效作用,并与临床相结合。, 百拇医药(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