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德医道
编号:11349003
“孔方兄”让医德良知“全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5期
     吴学安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

    报载,在湖南衡阳市立新开发区打工的刘东生因受伤,进入南华附属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实施麻醉后,由于医院要求交的钱没能及时到位,手术被紧急叫停。等到钱到账后,麻醉已经失效,刘东生无奈之下只得改天再次接受全麻手术。手术后,刘东生出现了异常情况:流口水,乱说话,吐字不清,分辨不出亲人。于是刘东生起诉医院,而南华附属一医院则认为是患方违约在先。日前,受理此案的湖南衡阳市石鼓区法院向湖南省医学会发函,就医院麻醉后停止手术是否违反规定、短时间二次麻醉是否与病人现状有关等问题提出了质询。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古希腊医者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一直被医生们奉为最神圣的医德规范,也是“医者父母心”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院更不能蜕变为“一手交钱、一手治病”的生意场。然而,一心想通过外科手术治愈身体外伤的刘东生没有想到,仅仅因为手术款“迟到”了几个小时,他就被迫在三天内进行两次“全麻”。如此“买一赠一”让他在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而医院方却以他“违约在先”为理由,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让患者投诉无门,迫不得已只能诉之于法律,且胜诉的前景并不明朗,这无疑又会给患者在精神上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

    谁也不能否认,医院并非慈善机构,它必须考虑到经济效益,白衣天使也要穿衣吃饭。患者看病住院就得交钱,此乃天经地义。但医院也绝非一个以盈利为惟一目标的机构,它还承担着扶危济困、医疗救治这样特殊的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准公共品”,医疗卫生事业理应具有公益性的一面。既然伤者已经上了手术台,麻醉也做了,继续手术本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所欠医药费问题,如果真的赖着不交,事后完全可以通过诉诸法律合法追讨,而不是一边拿着手术刀,一边打着“小算盘”。令人遗憾的是,在刘东生的遭遇中,南华附属一医院却没有分清孰轻孰重,表现出的功利性远远盖过了公益性,使“孔方兄”让医院和医生的医德良知处于“全麻”状态。

    “医院有制度,这是体制的问题”,从表面上看,院方的托词似乎有理有节,但制度是人定的,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制定制度的出发点本应是为了更好地行事。不可否认,现阶段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其市场化生存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分裂,但不管在什么体制下,只认钱,不讲医德良知,不管病人死活,都不应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假若当时躺在手术台的不是打工仔刘东生,而是达官显贵或富豪大款,种种原因下一时没能及时交费,院方会紧急“叫停”手术吗?可见,所谓的体制问题只是一个托辞。在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托词下,医德良知被“全麻”了,应当追究的医疗责任也更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湖南衡阳市打工仔刘东生三天被两次“全麻”的遭遇,以一种近似悲剧式的故事昭示了当代医患关系中患者权利的缺失。人们有理由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次重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