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针灸治疗 > 艾灸
编号:11348924
小艾条 新疗法 大天地——喜读《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6期
     我是一名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生,本着对针灸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关注着针灸学的发展,但是当今学术书籍的出版,每每令我失望。原创性的内容不足,大段的重复和抄袭已经成了一些中医书籍的通病。所以我除了一些古籍和必要的工具书以外,近几年几乎没有添新书,似乎也没有什么书能让我动心。但是最近偶读陈日新、康明非的大作《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立刻感到:这是本每位针灸医生都该一读而且收藏的好书!

    众所周知,针灸和中药是古人对人体研究的两大成果。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什么?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那么艾灸取得疗效的关键是什么呢?陈日新、康明非指出:“灸之要,也是气至而有效。”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创新观点,同时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可贵的是,作者抓住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由此得出的结论已经远远超越“气至有效”那么简单了。

    首先,作者从临床现象中总结出“人体腧穴存在着敏化态和静息态两种功能状态”,敏化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对力学敏感的,称为力敏点,类似“以痛为腧”的阿是穴;有对灸热敏感的,称为热敏点。就热敏点来说,经过测试,健康状态下,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仅为5%~10%,而在疾病状态下,出现率可达70%左右。所以这些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有更强的特异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 百拇医药
    其次,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腧穴热敏化以后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透热(热感向内深部穿透)、扩热(热感由中心向周围扩散)、传热(热感由一点向远部传导)、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还有其他非热感传以及病随感传所至而缓解等。这些现象的总结是作者十余年临床工作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总结了26种临床常见疾病的热敏点分布规律。比如治疗感冒时,通常在太阳、上印堂、大椎、肺俞、风池等穴有腧穴热敏化现象,如果你有心试验一下,会发现书中所讲的现象,在临床中很容易重复出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三,在腧穴热敏化的基础上,作者对施灸剂量的论述颇为独特。过去临床使用艾灸一般多是10~20分钟,没有什么根据,随意性很大。到底灸多长时间合适,谁也不知道。陈日新、康明非二位则指出:施灸的剂量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陈康二位教授用灸性感传的过程来界定艾灸时间,既具有科学性又有创新性。

    第四,关于腧穴热敏化艾灸的作用特点,作者归纳为四个调节:双向调节、整体调节、品质调节、自限调节。前两者毋庸多言。品质调节、自限性调节的提出,既扩展了针灸作用特点的内涵,也规定了它的外延。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充分认识自限性调节不但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也会对认识针刺治疗的局限性有所启发。

    以上的一些新观点,像火花一样时时在书中闪现。作者似乎正在构建一座宏伟的大厦,他的新构思、新方法不时给我们启迪,但毕竟是“新灸法”,新的思维带来了新的成果,也必然有新的启发和新的争议。

    有人说,一本书中如果其中有50%能带来帮助,那真是托天之幸;有30%派得上用场,那已是百中挑一。面对这本通篇都有启发,每页都是原创,拿来就能使用的书,我只想说: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本好书,《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疗效显著、充满魅力的广阔的灸疗新天地。, 百拇医药(关玲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