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348640
认识艾滋病,从皮肤入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5期
认识艾滋病,从皮肤入手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Erwin Tschachler教授在本届年会上作了题为“HIV感染的皮肤表现与流行特点”的大会演讲。

    Tschachler教授指出,当25年前刚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时,皮肤黏膜损害就是该病最常见的表现。自HIV-1被确立为AIDS的致病原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皮肤症状和体征不仅仅局限于免疫缺陷的进展期,而可以发生于HIV感染的所有阶段,其中95%以上的HIV感染者都会出现皮肤异常。HIV感染相关性皮肤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有所差异,可以从早期的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和口腔毛状白斑(往往是病情进展的标志)到晚期的肛周皮肤癌和Kaposi肉瘤[现已证实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相关]等,有时还会出现各种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如顽固瘙痒(可能与不典型疥疮有关),还可能会出现嗜酸性毛囊炎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已改变了HIV感染的进程,患者寿命得以延长,进展到AIDS期的几率也减少。但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的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作用也与皮肤相关,包括普通的药物反应和严重的药疹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脂肪萎缩。

    Tschachler教授在演讲中展示了HIV感染不同阶段的皮肤损害特点,列出了必要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临床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

    Tschachler教授最后强调了皮肤科医师在抗击艾滋病流行方面的作用。首先,皮肤科医师可以通过识别艾滋病早期的特征性皮肤黏膜损害来促进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次,皮肤科医师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病毒传播过程的教育来帮助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总之,皮肤科医师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大有可为。

    图1 艾滋病皮肤表现

    A. 口腔毛状白斑

    B. 隐球菌感染

    C. Kaposi肉瘤

    (《中国皮肤性病图鉴》第2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