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348656
关注心脑·中国专家高峰论坛纪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5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007年1月13-14日在珠海举行的“关注心脑·中国专家高峰论坛——血压·血脂·瞩目2006”会议上,数位专家针对我国目前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现状、2006年血脂学研究领域的几项重大事件,及有关他汀类药物降脂外作用和安全性等问题一一进行了探讨。

    2006血脂学研究领域回顾和启示

    要点提示:

    1. 长期、强化他汀治疗后,患者临床获益更多。

    2. LDL-C仍是降脂的首要目标。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赵水平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回顾血脂学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肯定的过程,现在临床医师已普遍认同以他汀类药物为代表的降脂治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

    一项纳入59094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无论一级或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时间和剂量均决定了患者的获益程度。治疗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患者获益便越多。有研究者对TNT、IDEAL、A to Z和PROVE IT等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指出,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脂治疗无一例外可使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同时,强化降脂治疗的安全性也在该分析中再次得到印证。

    在IDEAL-ACS亚组分析中,入选患者均为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他们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80 mg/d)或辛伐他汀(20~40 mg/d)治疗。随访4.8年后的结果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降脂治疗可使患者发生死亡或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率降低18%(图1)。这表明应对ACS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长期强化降脂治疗。TNT-DM亚组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TNT研究中总体事件发生率高,说明此类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病患病危险,应该接受更为积极的治疗。而阿托伐他汀80 mg/d与阿托伐他汀10 mg/d相比,可使主要终点事件发生危险降低25%,同时使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2006年更新的AHA/ACC指南明确指出,对于因急性心血管事件或冠脉事件住院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降至<100 mg/dl,进一步将LDL-C降至<70 mg/dl也是合理的。

    2006年强化降脂在卒中领域的新证据是血脂学领域的一大亮点。在卒中一级预防中,TNT-STROKE亚组分析提示,强化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卒中和脑血管事件的危险。LDL-C每降低1 mg/dl,发生脑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降低0.6%(P=0.002),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0.5%(P=0.041)。而在卒中二级预防中,SPARCL这一专门针对近期发生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TIA)而无冠心病史患者的随机研究表明,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的患者发生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显著降低16%(图2)。该研究还证实,阿托伐他汀(80 mg/d)对罹患卒中的患者安全可靠。

    2006年,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主要目标的调脂药——Torcetrapib的相关临床试验被迫终止。这表明,降低LDL-C仍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降脂治疗应以LDL-C达标为基础。所有调脂治疗均需以他汀类药物治疗为基础背景,因为其既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用药,也是最有效的药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