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78786
春风扑面万象新——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侧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2.01
春风扑面万象新——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侧记
春风扑面万象新——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侧记
春风扑面万象新——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侧记

     1月25日,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采访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接到通知的那天,记者的第一感觉是,这次颁奖活动的时间比往年要提早一个多小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感受到了更多的不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本届中华医学科技奖都有了新的变化,恰似春风扑面,带来新的景象。

    往年颁奖大会是与我国知名专家新春座谈会一起进行,除了颁奖,还有很多与该奖无关的专家们出席活动,似乎很热闹,但却让人感到冲淡了科技奖的气氛。与此相比,今年的颁奖大会算得上是一个纯粹的颁奖大会,一切活动都围绕颁奖进行,气氛非常热烈。

    另一个形式上的变化是颁奖活动的步骤。往年的颁奖大会就是在颁完奖之后,颁奖活动就结束了,而这一届的颁奖活动在颁完奖之后,还特地邀请了国内知名的生物科学方面的专家和获奖代表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学术演讲,使大家能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到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及这次获奖成果所代表的水平。

    这些形式上的创新突出了此届中华医学科技奖与往年的不同。而事实确实如此,据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已经批准,自2006年度开始,中华医学会可以直接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会由此成为目前全国惟一可以直接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协会。因此,此届中华医学科技奖更显与众不同。
, http://www.100md.com
    此届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有什么特点呢?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刘俊立主任概括了四个字——自主创新!

    翻开这次奖励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处处闪现着创新的光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等完成的“免疫应答调控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具有负相免疫调控作用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并发现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进一步增殖和分化;首次提出了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新机制;提出了人为干预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调节以增强其体内T细胞活化功能或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思路,不仅丰富了对细胞免疫学的认识,而且发展了传统免疫学理论。

    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等完成的“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遗传学研究”排除了国外报道的基因定位结果,发现了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新的致病基因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MFT的发病机制,寻找或开发该病的治疗药物奠定了分子学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柴家科等完成的“电烧伤损伤范围的判断和多种毁损组织重建的临床研究”提出了原有皮瓣转移的新途径和新用途,探索出了组织缺损修复的新方法,为电烧伤后组织损伤范围的判断和毁损组织的修复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等完成的“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查明了

    HIV各型毒株在我国的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描绘出它们在我国的主要传播轨迹。测算出我国近两年大幅增长的新报告HIV/AIDS病例多为既往感染者,为国家准确掌握AIDS宏观疫情、做出将我国HIV/AIDS估计数从84万降低到65万的重大疫情调整和评估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振馨等完成的“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流行病学和病因研究”修正了西方学者的“高铝低钙学说”,提出“铁”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修正了只调查患者现时的暴露环境的危险因素调查方法,而是调查患者不同年龄时段的暴露环境,证明了高龄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了烟、酒、茶、娱乐和应激状态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关系,发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关;开展了11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 http://www.100md.com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辰等完成的“呼吸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概念,用以判断有创通气向无创通气切换的时间点。该方法的运用使患者有创通气时间缩短了5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由28%下降至6%,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减少4天,住院病死率由16.2%降至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圣道等完成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病情加重因素及脑功能障碍并发症的研究”率先确立了全身炎症反应失衡是急性胰腺炎加重的主要机制,将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确立为独立的临床亚型并建立了稳定的动物模型,提出并证实了过度炎性反应和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及内毒素移位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惟有创新,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超越。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曹雪涛院士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们就开始从事免疫应答调控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做的都是国外已经做过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工作只是一种体力,而不是科学。科学家做体力活动是对科学的一种侮辱。曹雪涛院士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做些有自己思路,有自己特点的东西。当时功能基因组是一个机遇。他们希望从自己的研究角度获得一些新的基因,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是说要做一点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出来的工作能让外国人追踪。顺着这个思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后,曹雪涛团队终于建立了树突状细胞研究的平台,建立了基因分离纯化的技术平台。这项研究目前在世界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他们的研究因此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曹雪涛院士说,我国科研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创新,确实存在困难,因为现在科学的主流还是在欧美。但我们可以在主流的下面开辟一个小领域,这需要有意识去探索。因此需要我们要和国际上最知名的实验室和专家积极交流,促进基础研究的创新。他认为我国科研界应善于发挥小实体(实验室或课题组),大网络(科研合作空间)的优势,借助“外脑”提高自己。

    图/文 本报记者 朱国旺

    本组图为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现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