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一击的“蛋壳”心态
晓倩是个好学上进、听话的孩子,可上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就因为换了班主任,并被新班主任批评了一下,便出现焦虑不安、胸闷、失眠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习。
晓倩患的是焦虑症,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她的情绪有所稳定。这时,她才详细告诉心理医生:早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在学校寄宿,样样事情都要自己做,就感到很难适应,还被同学讥笑为“笨蛋”,因而有半个学期经常哭泣,老想着回家,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晓倩凡事都要与别人相比,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里不安。到了初中一年级,虽然成绩很好,但她总觉得自己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好。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她不得不把自己的短处掩饰起来,但这样又使她的内心与外在表现极不协调,所以常常为此感到痛苦、忧郁和焦虑。
一个初中生为何做事如此瞻前顾后呢?原来,晓倩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爱,祖辈宠,被视为掌上明珠。全家人对她几乎是百依百顺,除了玩和读书外,从来不用她做家务事。自从两岁时额头上碰了个大口子后,为了不再发生意外,家人从不让晓倩一个人出去玩。在这种家庭教养环境中,孩子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整天被家长的过度呵护包围着,逐渐使她形成了自尊心强、虚荣心重、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胆小、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等问题。虽然孩子外表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所以,一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蛋壳效应症”(EggshelleffectSymptom)。
, 百拇医药
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调查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蛋壳效应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青少年正成为“蛋壳效应症”的高发病群体。
其实,青少年“蛋壳效应症”是一种独立的生理性心理疾病,而且像感冒、高血压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只不过由于它的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病重者的临床表现和许多常见内科疾病相似,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
“蛋壳效应症”是1965年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发现并定名的。从上述晓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致“蛋壳型”心理特异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父母错误的教养
方法;二是人格和人生教育的缺乏。
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过高的期望,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身上,使其不能自然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不让孩子做自己该做或想做的事。有些家长往往怕孩子出意外,因而遏制他们好动的欲望。由于常碰到“这样不行”、“那样危险”等限制,使孩子不能亲自去处理、去尝试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或很难避免的事物,结果造成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炼,无法培养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均处于被动状态。长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下,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他人,如同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禁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在家庭教育中,关于人格和人生特定环境教育的缺乏,可归纳为:
1.独生子女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机会,无论是玩具、食品,还是父母的宠爱,都是独占,因而无法培养“谦让”、“爱别人”、“互相帮助”的精神,也不懂怎样与别人分享快乐,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的性格。
2.由于只生活在大人中间,家长在无意识中对孩子灌输了许多成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容易使孩子失去天真烂漫的天性,失去童年的欢乐,成为“小大人”。
, 百拇医药
3.由于缺少社会生活锻炼,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会感到束手无策。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又往往会嫉妒和疏远别人。同小朋友玩得少了,交朋友的范围就会日益缩小,孩子可能由产生嫉妒心理逐渐陷入孤独状态。
因此,专家指出,在对独生子女的教养中,父母千万不要只知道珍爱孩子,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对他们的人格训练和人生之路的安排;要尽量让孩子到生活中去锻炼,到集体的氛围中去生活,以弥补“独”的弱点,抵制“蛋壳效应”的冲击。
文/龙夫
(作者声明:拒绝上网转载)
■相关链接
“蛋壳效应”自测
让孩子针对以下叙述如实做出“是”与“不是”的判断,可以帮助您评价孩子的健康精神状态与蛋壳效应程度:
, 百拇医药
1.每天两顿主餐营养均衡,并能够平静用餐。
2.每天睡眠7~8个小时,晚上醒来不超过两次,睡眠比较安稳,醒来时心情很好。
3.对家庭及其较亲密的朋友感到亲切。
4.习惯向家中的某个人或老师倾诉自己的问题。
5.每周进行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活动。
6.家庭中没有“过分宠爱”者。
7.不喝含酒精饮料,也不被鼓励这样做。
8.身高和体重与年龄相符。
9.善于支配与年龄相应的零花钱。
, 百拇医药 10.定期参加社会活动。1l.除了学校的同学外,至少还有一个朋友。
12.健康状况良好。
13.不好斗或喜欢控制他人。
14.能够与共同生活的人和睦相处。
15.活动日程不是安排得过于紧张,善于分配时间。
16.乐于助人,乐于生活自理,并留有玩耍的时间。
17.最近六个月行为没有明显的变化。
18.父母不会由于孩子出现自尊心过强、虚荣心重、动手能力差、胆小、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等问题而经常被老师找到学校去谈话。
★如果判断“是”不超过10个,那么家长必须立即重新安排孩子的生活,并寻求专家的帮助。
★如果判断“是”在10~12个,表明孩子容易受到“蛋壳效应症”的危害。
★如果判断“是”在13~16个,表明孩子的精神状态平衡,出现身体和精神方面问题的危险性很小。
★如果判断“是”超过16个,表明孩子精神非常健康,身体很好。, 百拇医药
晓倩患的是焦虑症,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她的情绪有所稳定。这时,她才详细告诉心理医生:早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在学校寄宿,样样事情都要自己做,就感到很难适应,还被同学讥笑为“笨蛋”,因而有半个学期经常哭泣,老想着回家,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晓倩凡事都要与别人相比,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里不安。到了初中一年级,虽然成绩很好,但她总觉得自己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好。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她不得不把自己的短处掩饰起来,但这样又使她的内心与外在表现极不协调,所以常常为此感到痛苦、忧郁和焦虑。
一个初中生为何做事如此瞻前顾后呢?原来,晓倩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爱,祖辈宠,被视为掌上明珠。全家人对她几乎是百依百顺,除了玩和读书外,从来不用她做家务事。自从两岁时额头上碰了个大口子后,为了不再发生意外,家人从不让晓倩一个人出去玩。在这种家庭教养环境中,孩子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整天被家长的过度呵护包围着,逐渐使她形成了自尊心强、虚荣心重、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胆小、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等问题。虽然孩子外表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形完整的蛋壳,只要轻轻一捏就成了碎片,所以,一离开父母的保护就难以适应,稍受挫折就支撑不住。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蛋壳效应症”(EggshelleffectSymptom)。
, 百拇医药
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调查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蛋壳效应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青少年正成为“蛋壳效应症”的高发病群体。
其实,青少年“蛋壳效应症”是一种独立的生理性心理疾病,而且像感冒、高血压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只不过由于它的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病重者的临床表现和许多常见内科疾病相似,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
“蛋壳效应症”是1965年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发现并定名的。从上述晓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致“蛋壳型”心理特异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父母错误的教养
方法;二是人格和人生教育的缺乏。
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过高的期望,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身上,使其不能自然发展。
, http://www.100md.com
2.不让孩子做自己该做或想做的事。有些家长往往怕孩子出意外,因而遏制他们好动的欲望。由于常碰到“这样不行”、“那样危险”等限制,使孩子不能亲自去处理、去尝试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或很难避免的事物,结果造成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炼,无法培养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均处于被动状态。长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下,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他人,如同温室里培育的花朵,禁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在家庭教育中,关于人格和人生特定环境教育的缺乏,可归纳为:
1.独生子女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机会,无论是玩具、食品,还是父母的宠爱,都是独占,因而无法培养“谦让”、“爱别人”、“互相帮助”的精神,也不懂怎样与别人分享快乐,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的性格。
2.由于只生活在大人中间,家长在无意识中对孩子灌输了许多成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容易使孩子失去天真烂漫的天性,失去童年的欢乐,成为“小大人”。
, 百拇医药
3.由于缺少社会生活锻炼,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会感到束手无策。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又往往会嫉妒和疏远别人。同小朋友玩得少了,交朋友的范围就会日益缩小,孩子可能由产生嫉妒心理逐渐陷入孤独状态。
因此,专家指出,在对独生子女的教养中,父母千万不要只知道珍爱孩子,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对他们的人格训练和人生之路的安排;要尽量让孩子到生活中去锻炼,到集体的氛围中去生活,以弥补“独”的弱点,抵制“蛋壳效应”的冲击。
文/龙夫
(作者声明:拒绝上网转载)
■相关链接
“蛋壳效应”自测
让孩子针对以下叙述如实做出“是”与“不是”的判断,可以帮助您评价孩子的健康精神状态与蛋壳效应程度:
, 百拇医药
1.每天两顿主餐营养均衡,并能够平静用餐。
2.每天睡眠7~8个小时,晚上醒来不超过两次,睡眠比较安稳,醒来时心情很好。
3.对家庭及其较亲密的朋友感到亲切。
4.习惯向家中的某个人或老师倾诉自己的问题。
5.每周进行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活动。
6.家庭中没有“过分宠爱”者。
7.不喝含酒精饮料,也不被鼓励这样做。
8.身高和体重与年龄相符。
9.善于支配与年龄相应的零花钱。
, 百拇医药 10.定期参加社会活动。1l.除了学校的同学外,至少还有一个朋友。
12.健康状况良好。
13.不好斗或喜欢控制他人。
14.能够与共同生活的人和睦相处。
15.活动日程不是安排得过于紧张,善于分配时间。
16.乐于助人,乐于生活自理,并留有玩耍的时间。
17.最近六个月行为没有明显的变化。
18.父母不会由于孩子出现自尊心过强、虚荣心重、动手能力差、胆小、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等问题而经常被老师找到学校去谈话。
★如果判断“是”不超过10个,那么家长必须立即重新安排孩子的生活,并寻求专家的帮助。
★如果判断“是”在10~12个,表明孩子容易受到“蛋壳效应症”的危害。
★如果判断“是”在13~16个,表明孩子的精神状态平衡,出现身体和精神方面问题的危险性很小。
★如果判断“是”超过16个,表明孩子精神非常健康,身体很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