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362370
生物反馈治疗癫痫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6期
生物反馈治疗癫痫

     脑电生物反馈(EBF)是将脑电信号转换成容易被人们理解的形式,如声音、动画,通过对受试者的训练,选择性地增强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信号,进而达到调节脑功能的目的。训练指受试者通过冥想,用意念支配脑电节律的调节。目前,欧美国家一些医疗机构已将EBF作为辅助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

    EBF治疗癫痫的理论基础

    关于EBF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一致的观点,可能通过多种环节共同发挥作用,涉及到学习理论、可塑性作用、脑电节律性作用等。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动物实验显示,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大鼠,其大脑皮层厚度大,而生活在简单环境中的大鼠,则厚度小。表明学习记忆活动多的大鼠大脑皮层发达。持久性学习可能与新的突触联系建立有关。

    通过多次的操作性条件反馈训练,可能使神经突触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重塑。近期实验已证实,经过EBF训练后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有明显改变。而脑电图是由大脑皮层锥体细胞树突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综合形成的,树突结构改变可影响脑电图的变化。因此,大脑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是脑电生物反馈发挥作用的基础。

    脑电节律性变化对疾病进程有何影响?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可由人本身的心理、生理因素产生,当刺激引起的改变超过机体自身调节能力,通过外界辅助作用(如生物反馈)可增强自身调节的能力和水平,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或者减轻异常功能带来的影响。生物反馈治疗疾病, 就是借助生物反馈仪器提供的反馈信息, 提高自身的调节能力,使机体不平衡的心理、生理状态向相对平衡状态转化。

    癫痫治疗的EBF模式

    神经生物反馈方法中治疗参数的设置非常重要。反馈参数包括电极位置(如左侧、右侧)、欲强化或抑制的脑电频段(如快波或慢波),反馈域值的设定,奖赏比例的设置以及反馈界面等,这些组成了反馈模式。不同的反馈模式用于不同的疾病状况。

    EBF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EBF治疗癫痫最初是在动物实验中进行的。Sterman发现,应用操作性条件反馈方法训练猫增加SMR节律,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增加特定部位的SMR波有助于提高惊厥发作阈值,使得惊厥的发生率减少,发作程度减轻,出现发作的时间延迟。

    此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癫痫患者,同样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他研究者应用该方法治疗癫痫时发现,EBF对于各型癫痫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以及全身性发作等。近期的研究资料显示,40%~83%的受试患者发作明显减少,5%~10%患者发作停止。

    我们曾经在观察1组患者时发现,EBF治疗癫痫总有效率为76.2%。1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者,入组前发作频率为1380次/月,治疗30次后为40次/月,12个月后维持在10~20次/月。从治疗20次后,发作形式发生改变(有时发作之前有先兆,感觉心慌、头晕),未再出现尿失禁。目前,尚未发现如此严重的癫痫患者应用EBF治疗的报告。我们仍在对该患者进行随访,以观察EBF长期疗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