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362361
当前麻疹流行新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6期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多见于儿童。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发病率最低。但2000年后,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也发生很大变化。

    流行病学改变

    麻疹发病季节高峰后移,由冬春季转为春夏季。在发病年龄上,过去多集中在9个月至4岁年龄段,而现在8个月以下婴儿和20岁以上成人为多发年龄段,很多文献报道成人病例占近一半。

    8个月以下婴儿病例增多一方面因其未达到计划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月龄(8个月),另一方面多数婴儿母亲未患过麻疹,而是通过疫苗接种获得抗体,这种抗体在体内维持最长12~15年,妊娠时母亲体内已没有足够的麻疹抗体,这直接导致通过胎盘传递给初生婴儿的抗体滴度不足,婴儿缺乏有效的被动免疫。如果能提前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或者给准备妊娠的妇女接种疫苗,可能会减少8个月以下婴儿的发病。

    成年人病例增多同样源于体内有效麻疹抗体缺乏,一部分患者过去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另一部分接种过疫苗仍然发病,这可能与人工免疫产生抗体相对弱,维持时间相对短有关,另外还有可能是麻疹病毒发生变异。因此可考虑加强免疫或在流行期间补种疫苗,监测麻疹流行毒株,研制相应的新疫苗。

    流动人口患病数增加也是流行病学新特征,这可能与流动人口疫苗覆盖率低有关。

    临床表现特征

    婴儿麻疹症状和病情多偏重,喉炎、肺炎、心衰等并发症多,危害较大。

    成人麻疹症状严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误诊,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 多数报告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24例成人麻疹中有21例以水样便腹泻为主要表现;

    ② 呼吸道卡他症状和眼部症状重;

    ③ Koplik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④ 多伴有肝脏和心脏损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