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南军医》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74979
胆囊穿孔并胆囊蛔虫1例的超声诊断
http://www.100md.com 《西南军医》 2007年第1期
     【关键词】 胆囊穿孔;胆囊蛔虫;超声诊断

    患者男性,29岁,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剧烈绞痛,伴有发热、恶心、腹泻。体格检查:低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被动体位,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肿大,大小约12.3cm×4.1cm,形态饱满,胆囊壁增厚,厚约0.5cm,胆囊前壁连续中断,前壁中段可见一大小约0.4cm的缺损,其外侧见一大小约4.0cm×1.6cm的混合性包块,似有包膜,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显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但囊中部可见一大小约3.3cm×1.6cm的双线状强回声光带。超声提示:胆囊肿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蛔虫症可能性大。

    手术所见胆囊大小约12cm×5cm×8cm,胆囊前壁可见0.5cm×0.5cm穿孔,十二指肠与胆囊壁粘连,切开胆囊,胆囊腔内可见一长约6.5cm的蛔虫残骸。

    讨论

    胆囊穿孔较少见,胆囊内蛔虫合并穿孔更是少见,超声可以清晰的显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囊腔内可见双线状强回声光带,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胆囊穿孔多数情况下胆囊不会增大,而本患者胆囊之所以肿大,主要原因是胆囊壁穿孔后形成局限性包裹。

    (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特诊科,云南开远661600), 百拇医药(马志显,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