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75751
护理人员自身面对的风险及安全防护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期
护理;风险;防护措施,,护理;风险;防护措施,【关键词】护理;风险;防护措施,1护士自身面对的危险因素,2防护措施,【参考文献】
     【摘要】 通过分析护士自身面对的风险因素:(1)物理风险因素,包括针刺伤、噪声、职业病等;(2)药物伤害因素,包括细胞毒素药物即抗肿瘤药物、化学消毒灭菌剂等;(3)工作中的意外感染,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尿液、体液等引起各种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的传染;(4)意外暴力伤害,护士因工作较细,如果对病人解释不到位或引起矛盾,有可能遭遇暴力伤害;(5)心理危害因素,护士无固定的生活规律,经常上夜班,其情绪紧张,会影响其身心健康;(6)护患关系的紧张,很多时候是因为护士工作太忙,对患者的问题解释不到位而引起;(7)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尽快地解决病人的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1)建立安全意识,做好自身防护;(2)保护和调节护士的心理健康;(3)加强护患信息交流,加强护理记录管理;(4)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的教育和普法教育,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用法律规范言行。

    【关键词】 护理;风险;防护措施

    护士为维护和促进健康,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自身的风险因素。

     1 护士自身面对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针刺伤:针头是护士亲密的“工作伙伴”,但也是对护士伤害最深的锐器。不少护士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工作时不带手套、防护罩等。据估计我国目前有126.63万名护士,每年要注射操作约50亿次。一项调查统计,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刺伤,抽查100名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96%,其中缝针刺伤9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