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药诊治思路
肾性蛋白尿;,中医药治疗;,思路,,肾性蛋白尿;,中医药治疗;,思路,1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2病因病机,3治法治则,4讨论,参考文献:
关键词:肾性蛋白尿; 中医药治疗; 思路蛋白尿是多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亦是肾脏疾病的一项难以消除的指标。蛋白尿在宏观的认识中是看不到的,须进行尿液理化检查才能发现,往往与肾脏疾病的其他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并存,此时的辨证治疗,应以这些可见之症为主要依据,结合四诊所得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其病因病机,再予以辨证论治。近年来逐步认识到,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针,而且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是多种肾疾患发展为肾衰竭的最大危险。因此,控制蛋白尿已成为治疗肾脏疾患、保护肾功能的重要环节。
1 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
中医典籍中未见蛋白尿的记载,也无恰当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当代医家从中医学角度认识蛋白尿,多从精的生成和精的异常外泄来理解。中医学认为蛋白质属于“精”或“精微物质”范畴,来源于水谷,由后天之本脾胃化生,经心肺作用输布经络,营运周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盛者贮存于肾,赖肾的封藏作用而固密于体内。尿中蛋白的出现意味着精微物质的漏泄。《素问·金匮真言论》谓“夫精者,身之本也”,宜藏不宜泄。长期的蛋白尿,必将导致全身的虚弱状态,免疫功能下降,致疾病迁延难愈。
2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精微的丧失是因为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再由病理产物湿、淤的作用,使蛋白质的丧失加重。蛋白尿的形成机制主要为肺失宣降,脾失统摄和肾失封藏,其中脾不摄精、清气下陷和肾不藏精、精气下泄是产生蛋白尿的直接机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