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76400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主要症状分析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城乡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症状特点,为西北燥证防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量表,对和田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辨证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完成1 403例问卷调查,得出和田地区各调查点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居住环境(城乡)居民的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布、燥证症状原始积分及主要症状得分数据, 和田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汉族(P<0.05),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者的症状较汉族罹患者为轻。其中,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率最低, 燥证症状积分最低,症状亦最轻。男性燥证罹患率低于女性,尤以农村维吾尔族居民最明显(P<0.01)。城市居民燥证罹患率(37.96%)高于农村(31.12%)(P<0.05)。结论:和田为西北燥证罹患率最高地区,同是和田地区居民,其燥证罹患情况又因民族、性别和居住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别,其中巴格其镇居民燥证罹患情况最具特殊性,这将成为今后开展西北燥证防治研究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西北燥证; 证候学; 维吾尔族; 流行病学中

    Assay of prevalence and main symptoms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on Uygur residents in Hotan of

    XinjiangLI Peng, ZHOU Mingxin, LV Guangyao,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Affili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quire into different prevalence rate and main symptoms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NDS) among resi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in Hotan, Xinjiang. Methods: To design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and modern epidemiology method, to carry out sampling questionnaire in Uygur and Han inhabitants of city or rural area in Hotan, Xinjiang, then carry ou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comput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bout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Results: (1) all 1403 questionnaires were aceomplished; (2) The distributing data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i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sex and age and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were gotten. (3) The prevalence rate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in Ha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 Uygur inhabitants. The prevalence and main symptoms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among Bageqi Uygur residents is especially peculiar.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in Hotan is highest than other areas in Xinjiang. And it is different and peculiar that the prevalence i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sex and age and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in Hotan. So this will give us many important hints to perform the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in Xinjiang.

    Key words: 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 theory of syndrome; Uygur; epidemiology

    西北燥证是影响新疆等地区居民健康的共同病证状态,是指发生于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以感受燥邪为主要病因,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烦躁等各种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1~7]。2004年始开展的系统的、较大规模的西北燥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西北燥证的发生与当地气候干湿程度相关,新疆地区气候寒凉多燥,以典型的干旱气候和特殊地域环境,成为西北燥证易发多发地区[8]。尤以和田地区的燥证罹患率最高,罹患程度最重,燥证症状亦最典型[1,6]。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症状特点,本文对2004年8~9月调查的和田地区农村与城市维吾尔族、汉族居民的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实施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取样于和田地区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及和田其他地方农村及城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共调查样本403例,各调查点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及城乡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和田地区各调查点样本构成(略)

    1.2研究方法采取问卷量表形式,量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燥证症状、虚证症状、六淫症状、现患疾病、饮食习惯、烟酒史、亚健康测试、心理素质测试、气质类型测试、体质类型测试、体格检查和生存质量等项目,本调查只涉及其中的燥症症状调查部分。症状评分参照国内中医辨证研究通用问卷计分法(依症状有无、轻重分为0、1、2、3、4共5级)[9,10]。调查人员均经过系统培训,调查问答与量表填写由个人和调查员配合完成,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由翻译协助。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列联χ2检验对罹患率进行比较;症状积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调查样本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与分析

    2.1和田地区各调查样本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5个调查样本的西北燥证罹患率间存在显著差异(经列联卡方检验, χ2=9.146 2,P<0.05)。城市居民燥证罹患率(37.96%)高于农村(31.12%)(P<0.05),其中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率最低,与城市维吾尔族、城市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调查对象燥证罹患率男女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巴格其镇、农村维吾尔族及城市汉族男性燥证罹患率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P<0.05、P<0.01、P<0.01)。不同年龄段燥证罹患率比较,除农村维吾尔族中年及≥55岁的燥证罹患率均显著高于青年(P<0.05)外,其余样本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和田地区各调查点居民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略)

    2.2和田地区各调查样本西北燥证症状积分比较各调查样本西北燥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0 749,P<0.01)。各调查样本之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和田全部维吾尔族样本燥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汉族(P<0.05), 巴格其镇维吾尔族样本燥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农村维吾尔族、城市维吾尔族、农村汉族及城市汉族(分别为P<0.05、P<0.01、 P<0.01、P<0.05)。各调查样本燥证症状积分在男女之间和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比较均未出现明显差别(P均>0.05),见表3。

    表3和田地区各调查样本西北燥证症状积分比较(略)

    2.3和田地区各调查样本西北燥证主要症状分析各调查样本的每个症状得分均数排序结果表明,前10位的燥证症状构成次序各不相同。维吾尔族燥证罹患者的症状得分均数高的大多是特征症状,如腰酸、健忘、易疲乏、胫酸、肢困、心烦、易怒等,而燥证最主要症状如口唇干燥、口舌干燥、咽喉干燥、鼻孔干燥、目睛干涩等得分均数均未进入前10位,仅城市维吾尔族罹患者皮肤干燥症状得分均数列第10位。与之相比,和田地区汉族西北燥证罹患者症状得分均数高的多为燥证主要症状,如口唇干燥、口舌干燥、咽喉干燥、鼻孔干燥、目睛干涩等(表4)。

    表4燥证症状得分均数排序(略)调查样本燥证症状得分均数顺序12345678910巴格其镇维吾尔族

    3讨论

    和田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城乡之间的燥证罹患率存在差别,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情况具有特殊性。由此表明,各民族体质禀赋本殊、饮食起居习俗各异、作息时间场所不等、男女劳逸分工有别、生活条件贫富不同及防护措施适宜与否等因素交互影响,使西北燥证罹患情况表现为繁复的结构分布。本研究发现,同样是生活在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与汉族比较显示出差异。和田地区城市、乡村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症状原始积分明显低于汉族,说明和田维吾尔族居民西北燥证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汉族。维吾尔族与汉族居民燥证的主要症状分析结果表明,维吾尔族患者西北燥证的症状较轻,症状得分均数高的多为特征症状,而燥证最主要症状大多未进入前10位;汉族居民的西北燥证症状较重,且燥证的6个主要症状得分均数较高,均列在前10位。维吾尔族与汉族西北燥证罹患情况显示出的差异说明,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虽长期生活在干燥环境下,却已形成了对西北燥证防护的合适的饮食、生活、居住的习惯。对这些习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西北燥证的有效防护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调查结果还显示,和田地区巴格其镇维吾尔族与其他调查样本比较显示出明显的特殊性,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率均低于其他调查样本,且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西北燥证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其余4个样本,说明巴格其镇维吾尔族患西北燥证的严重程度较其他调查样本低。且从燥证的主要症状分析,巴格其镇维吾尔族患者西北燥证症状亦普遍较轻。这是否与素有长寿乡之称的巴格其镇的经济状况与生活水平优于和田其他地区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由于本调查样本较小,有的特殊问题还无法在本文中阐明,需要今后加大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西北燥证课题组还将就该证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的关系问题[7,8]进行探讨,以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阐明其分布规律、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预后状况,探讨其预防与治疗方法,为从异病同治角度制定新疆多发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普适性防治策略,并为新疆长寿因素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周铭心.西北燥证研究概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4345.

    [2]牟全胜,周铭心.西北多燥说[J]. 新疆中医药,1991,9(4):16.

    [3]周铭心,陶培勇.沙漠燥证初探——沙漠石油工人保健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8):493496.

    [4]周铭心. 燥邪病因属性辨析[J]. 新疆中医药,2005,23(6):15.

    [5]王学武,刘浩, 周铭心.古今燥证论治的研究概况[J].新疆中医药,2003,21(3):5357.

    [6]周铭心,宋小平,单丽娟,等.新疆各地不同民族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11):10341038.

    [7]姜德,周铭心.燥邪病因与咳嗽的关系探讨——西北燥证病因相关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6,24(5):79.

    [8]沙塔娜提,孙红友,周铭心.环境地理因素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初探西北燥证背景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6,24(4):7476.

    [9]朱文峰,樊新荣.用评定量表法进行中医辨证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2):1721.

    [10]朱文峰.证候辨证量表制定的科学性要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9394.

    作者简介:李鹏(1971-),女,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方剂计量学与“西北燥证”研究。

    通讯作者:周铭心(1948-),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北燥证研究和中医计量学研究,联系方式:zmx9998@vip.

    sina.com,0991-4360061。

    新疆医科大学1附属中医医院心内一科, 2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http://www.100md.com(李鹏 周铭心 吕光耀 何佳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