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76372
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加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国外临床研究已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身患癌症的患者将产生严重的心理冲击,致使增加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继而引起各种躯体症状。目前研究表明,癌症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为10%~60%,而在晚期癌痛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高达77%[1],抑郁情绪可影响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加重病情及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癌症患者的镇痛治疗已得到关注及有效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药物治疗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并对人文关怀的社会作用进行阐述。

    1癌痛与抑郁症状的研究

    癌痛控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四项重点之一。自1982年WHO推行了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以来,正确合理的应用镇痛药物使80%的癌痛得到缓解,但其余的疼痛仍未得到缓解,其原因多为患者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所致。目前大多数癌症病人的抑郁情绪未能被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 正在遭受着不必要的痛苦,不良的情绪使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降低。 国外Hoos等[2] 首先报道了癌症患者治疗中存在着疼痛引起的抑郁症状态。Spiegel等[3]和Sist等[4]观察发现癌症患者中疼痛与抑郁存在着相关性,表明疼痛引起的抑郁情绪将影响镇痛治疗的效果。Kelsen等[5]提出应用癌痛患者抑郁症状的自评量表的重要性。GastonJohansson等[6] 、Carr等[7]及 Ressel等[8]报道了癌症患者中疲劳、疼痛与抑郁的相关性。Ciaramella等[9]应用HAMD抑郁症状量表进行了癌症患者中抑郁状态的评价。Zimmerman等[10]研究证实晚期肿瘤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与躯体的疼痛呈明显的正相关 。KaiHoiSze等[11] 对1 721例肿瘤患者的调查发现 ,60%的患者有疼痛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与躯体的疼痛呈明显的正相关。 Zabora等[12]发现肿瘤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0%~50%,它会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10%~20%。Stommel等[13]对 871 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患有抑郁的患者在 19 个月内的死亡危险性是无抑郁患者的2.6倍,并由此认为可根据抑郁程度判断肿瘤患者的预后。伍仁琴等[14]报道癌症患者中24 %有严重抑郁,18%有中度抑郁。Zaza等[15]研究表明,持续的疼痛或疼痛加重可使本来就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晚期肿瘤患者以为是病情加重的一个信号,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严重者则可能会导致抑郁。赵燕等[1]报道癌症患者中42.86%有焦虑症状,40.18%有抑郁症状。 昂秋青等[16]研究认为,癌症患者中抑郁症的治疗应注意3个环节,首先是早期诊断,这是保证治疗的关键,其次是药物治疗,第三是心理干预。陈华江等[17]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生存率,抑郁情绪是癌痛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郭琴等[18]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是癌症患者突出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癌症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当患者知道癌症的诊断时在最初的否认之后即出现恐惧、忧伤情绪,无法接受将舍去亲友而去,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 (2)担心疾病拖累家庭其他成员,经济负担过重等; (3)难以控制的疼痛也可以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 (4)当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期盼早日确诊时也可以产生焦虑和抑郁;( 5)患者知道患癌症后顾虑更大,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 6)某些难以忍受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也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癌症患者的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疼痛和抑郁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良好的止痛和恰当的心理治疗或抗抑郁治疗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癌痛及抑郁状态的治疗

    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治疗中,关注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治疗是治愈癌痛的重要因素。早在公元前西方医学界就有了对抑郁的描述,希波克拉底创用“melancholy ”(黑胆汁) 一词来描述临床上的抑郁,认为“抑郁”是由黑胆汁引起,并且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心理社会肿瘤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康复与生存中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对肿瘤患者心理、行为、躯体功能和躯体症状的作用,从而探讨人类战胜肿瘤的心理社会学途径。关于癌症患者的疼痛和抑郁状态的合并治疗,Barber[19]较早开始观察癌痛患者的催眠心理治疗效果,Waugh[20]提出癌痛的心理问题,Fox[21]发现与癌症发生 、发展 、恶化及预后相关性最大的心理变量是紧张 、沮丧、精神极度不安及忧郁。Mystakidou等 [22] 报道了芬太尼对癌痛治疗中合并心理疗法的应用。 解温品等[23] 用心理干预改善了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叶久红[24]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明显的效果。高文斌等[25]应用新型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表明效果好,毒副反应小。刘景全等[26]应用氟西汀治疗伴抑郁癌痛患者,获得显著效果。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治疗中,有关止痛药物同时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研究不多。高文斌等[25]研究在常规用止痛药物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丙咪嗪)来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氟西汀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刘景全等[26] 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采用美施康定的同时合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氟西汀能够增加突触间隙中对5羟色胺 的传递信息,缓解抑郁,起效时间较慢,一般7~14 d,但安全性比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有明显优势,无口干、便秘及心脏毒性,患者依从性较好。因氟西汀起效慢,故在用氟西汀时继续增加美施康定剂量,2周后减少美施康定剂量疼痛不反弹,氟西汀具有同止痛作用,可减少患者精神痛苦,改善患者躯体症状,从而切断抑郁和疼痛的负性相互作用而发挥止痛的协同作用。目前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合并治疗中,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还未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人文关怀将成为治疗的重要环节,社会支持是个外部资源,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缓冲垫,近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心身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癌症不仅意味着死亡,而且还意味着将要经历一个由癌症本身或治疗所带来的日益加重的痛苦过程。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可加重治疗副反应,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不良影响。所以在癌痛治疗中,除了镇痛、心理干预、抗抑郁治疗外,人文关怀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充分现实“以人为本,全人服务”理念。

    3癌痛及抑郁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内涵是指为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期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心身疾病,患者尤其容易受到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抑郁症状,加重疼痛的程度。当疼痛难以解决时,解除心理社会干扰因素是使其摆脱疼痛痛苦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晚期癌症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如何不同,个体差异有多大,但临终者对保障自己作为人的尊严的需求,对爱的渴望和对被关怀照顾的需要却是相近的,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有的对死亡充满焦虑、悲痛;有的充满怨恨,接受不了死亡将至的事实;有的则对亲人恋恋不舍,放心不下;有的甚至绝食,拒绝治疗及亲属的照料。心理干预、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应在日常医疗工作中进行。(2)个别心理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认知治疗,建立合理信念,逐渐接受身患癌症这一现实。每周进行1 次,每次30~40 min 。(3)患者互助治疗。组织患者交流与癌症斗争的体会,相互倾诉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让患者从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激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家庭和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对亲属进行癌症知识讲解,让他们了解怎样关心和帮助患者,给患者温暖和信心。(5)肌肉放松训练和内心意念引导。在轻音乐背景下,从头到脚松弛肌肉,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想象体内的抵抗力正在杀灭瘤细胞,以调动机体的抵抗力。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稳定情绪, 使患者精神放松, 心境良好,利用有趣的活动或想象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提高疼痛的阈值, 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应从身体需要、心理需要、心灵需要3个方面进行:(1)身体需要。疼痛无法缓解会使患者产生无助感、抑郁及沮丧哀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未痛用药,反而可以消除疼痛的记忆及焦虑,保持身体整洁,在亲友面前留有好的印象。应鼓励患者到户外接触大自然,使他们对生命充满希望,且应依其喜好而进食。(2)心理需要。尊重患者的不确定感及其想知或不想知的权利,尽量让患者有机会处理过去与别人的恩怨事情与情绪,减轻患者的歉疚感,让患者自己决定治疗方式及生活结构,对其常有的害怕孤独及突然无法再承受之彷徨给予深度的沟通,协助患者安排亲人的生活,未了的心愿、遗志、遗物作妥善安排,最后患者接受死亡的事实。(3)心灵需要。回顾一生中美好的或痛苦的经历,在审视过程中重新领略体会自己的存在意义,认识宽恕与和好的重要性,再次确认人生观与价值观,获得心灵的真正平安。伴有抑郁状态的晚期癌痛患者的治疗研究今后将以人文关怀为主导,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心理社会和身体的治疗策略,实现WHO 提出的人类健康的真正含义。良好的止痛和恰当的心理治疗或抗抑郁治疗及人文关怀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会有怎样的临终心态,怎样根据不同心态的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大课题,也是肿瘤临床医师需要重视和积极去完成的工作。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癌痛患者的治疗研究已经表明,疼痛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伴有抑郁状态的晚期癌痛患者,在镇痛治疗的同时采用抗抑郁治疗,通过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来改善情绪,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对有抑郁情绪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方面研究不多,更加期待人文关怀有效措施的实施。所以镇痛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建立人文关怀社会机制等对于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的治疗非常有必要,将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并能实现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燕,张积仁,汪森明.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22423.

    [2]Hoos A, Rust M. Pain therapy and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J]. Fortschr Med, 1990,108(24):462466.

    [3]Spiegel D, Sands S, Koopman C. Pain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 Cancer, 1994,74(9):25702578.

    [4]Sist TC, Florio GA, Miner MF,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ain language in cancer and chronic noncancer pain patients[J]. J Pain Symptom Manage, 1998,15(6):350358.

    [5]Kelsen DP, Portenoy RK, Thaler HT, et al. Pain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pancreas cancer[J]. J Clin Oncol,1995 ,13(3):745748.

    [6]GastonJohansson F, FallDickson JM, Bakos AB, et al. Fatigue, pain, and depression in preautotransplant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Cancer Pract, 1999,7(5):240247.

    [7]Carr D, Goudas L, Lawrence D, et al.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among cancer patients: the role of pain, cancer typandtreatment[J]. Psychooncology, 2001,10(2):155165.

    [8]Ressel GW. NIH releases statement on managing pain, depression, and fatigue in cancer[J]. Am Fam Physician, 2003,67(2):423424.

    [9]Ciaramella A, Poli P.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among cancer patients: the role of pain, cancer type and treatment[J]. Psychooncology,2001,10(2):155156.

    [10]Zimmerman L , Story KT , Gaston Z, et al.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and cancer pain[J]. Cancer Nurs, 1996,19(1):4453.

    [11]KaiHoiSze F, Wong E, Lo R, et al . Do pain and disabilitydiffer in depressed cancer patients[J]. Palliat Med, 2000,14(1):1117.

    [12]Zabora J, BrintzenhofeSzoc K, Curbow B,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 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

    [13]Stommel M, Given BA, Given CW. Depression and functional sta2tus as predictors of death among cancer patients[J]. Cancer,2002 ,94(10):27192727.

    [14]伍仁琴,云扬.肿瘤患者抑郁障碍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15(6) :4221.

    [15]Zaza C, Baine N. Cancer pain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 A crit2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2, 24(5):526542.

    [16]昂秋青, 王祖承. 肿瘤与抑郁症[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 27(3):136139.

    [17]陈华江,肖建如,贾连顺.不同抑郁程度对转移癌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报,2003,24(9):10101012.

    [18]郭琴,娄百玉,李维国,等.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5,21(7):10971098.

    [19]Barber J.Hypnosis as a psychological technique in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J].Cancer Nurs, 1978,1(5):361363.

    [20]Waugh 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ancer pain[J]. Prof Nurse, 1988,3(12):504508.

    [21]Fox BH.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ancer dence and Prognosis[J]. Oncol Hunt, 1995,2(9):245253.

    [22]Mystakidou K, Tsilika E, Parpa E,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TSfentanyl for cancer pai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naive to strong opioids: an open label study[J]. Cancer Nurs, 2004 ,27(2):127133.

    [23]解温品,刁宏山,费立国.心理干预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99.

    [24]叶久红.心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3):280281.

    [25]高文斌,王丽双,伊良伟.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与疼痛的调查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3):186188.

    [26]刘景全,于泳,张冬梅.硫酸吗啡控释片加氟西汀治疗伴有抑郁的中重度癌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25.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百拇医药(茹鲜·吾斯曼 张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