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76405
燥证及西北燥证病因病机研究概述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
燥证病,1燥证病因的属性,2燥证的内外分类,3燥证发生的时序性,4燥证发生的方域性,5西北燥证的特殊性,参考文献:
     燥为六淫之一,五行属金,在季为秋,五脏关肺。以其自然性质而言,金本燥,为涸。性质类别属于秋阴,却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火。自《内经》将燥邪为病的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后,后世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逐步发展完善了燥证理论。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各种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由于燥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尤其我国西北地区更为突出,故对燥证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周铭心[1~4]在多年研究燥证的基础上,对燥邪及燥证的认识较前人有所深入,从论燥证转入到论西北燥证,再次强调将燥邪作为独立病因,与风、热、火、湿、寒并列论述,是《内经》的基本宗旨。在确立西北燥证理论体系后,认为燥邪的阴阳属性为阴,本阴而标阳,以阳明燥金为名,与风相对而立,于寒热之性而属凉。其气化属性凡八:一为干燥,二为清冷,三为收敛,四为滞涩,五为外坚,六为急切,七为肃杀,八为皴揭。对燥证的研究从广泛论燥到转入专门研究地域性病证,早期不仅阐述了西北多燥说理论,而且提出西北燥证的特例沙漠燥证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进一步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5],使西北燥证首次从理论探讨变成了有实际调查资料支持的科学事实,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本文仅从燥证的病因属性、内外分类、发生时序、发生方域及西北燥证的特殊性方面对燥证及西北燥证相关理论作如下综述。

    1燥证病因的属性

    古今论燥者对述多从燥邪、燥气、干燥、燥证等与“燥”字相关概念出发,对燥证并未加以明确界定与划分。关于燥邪的阴阳寒热属性,诸家多有讨论,历代都是争论的焦点。张年顺[6]总结如下:(1)主张燥为阴邪:是从四季、方位、肺的阴阳属性;从阳明燥金的物象特点;从燥与寒、六气互相制约的关系;从燥邪引起的病证属性;从燥病的治则方药或以历代名医的论述为佐证入手。(2)主张燥为阳邪:是从燥邪与湿邪的相对分析、阳明燥金的气候特点、燥气的本身特点、燥与火热的关系、六气之间的生克制化、燥邪引起的燥证、治疗燥病的方药或燥字的文字学角度分析入手。(3)主张燥邪有两种属性或非阴非阳:是从阴阳的对立是有条件的、阴阳的互藏学说、燥邪致病的性质、燥病的治则方药等方向进行探讨。《内经》谓“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认为燥为阴邪,以凉为性,以干为象,并不言火。《素问?厥论》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阳气衰。”燥为秋冬主气,燥邪为燥气太过,秋属阴,故燥邪也属阴。六淫之中,风、火、暑为阳,寒、湿属阴,均有明论,唯燥邪回避不言其阴阳性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0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