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军事医药
编号:11391257
赞比亚军队医疗保障状况及对我军援赞医疗队工作的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6日 《海军医学杂志》作者 白云 等
     我军自1984年派出首批援助赞比亚医疗队至今已历时20年。每批医疗队的辛勤工作都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增进了中赞两国、两军的友谊。笔者根据参加第9批援赞医疗队的亲身经历,就进一步做好我军援赞医疗队的工作谈一点建议。

    1 赞比亚军队医疗保障现状

    赞比亚位于非洲大陆中南部,国土面积70余万平方公里,属于内陆国家,人口1000万。拥有陆军、空军、国民服务队(相当于我国的生产建设兵团),总计3.5万人。国防部设有军医总署,统管三军卫勤保障工作。军队现有1所三军总医院,68个散布在三军各基层单位的卫生所,为三军现役军人及7万余名家属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1.1 医院条件简陋,管理落后

    赞比亚三军总医院系20世纪80年代初我军根据两国政府间协议无偿援建的,现有60张床位,6名医生、10名见习医生、20余名护士,100余名各类后勤保障人员。设有门诊、男女病房、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口腔科、理疗科、B超室、艾滋病咨询组、后勤等部门。医疗设备来自中、美、日、德等国家,总价值不超过30万美元。医院由国防部拨款维持运转,每月经费额度为5000万克瓦查(赞比亚货币,约合1万美元)。因赞比亚实行军人及其家属免费医疗,医院不对外开放创收,所以医院难以维持生计。
, http://www.100md.com
    医院沿袭英联邦国家管理模式,各种规章制度很齐全,人员职责明确,做事情循规蹈矩,但是效率很低。医院院长为准将,下设院长办公室,由陆军、空军、国民服务队各派1名秘书组成。院长统管全院,主抓临床医疗业务。1名行政副院长和军需处长负责行政及后勤方面的事务,护理部主任主抓护理工作,管理队伍比较精干。陆军、空军、国民服务队的军医署长也在医院办公,军衔一般与院长一样,他们负责处理各军兵种患者与院方的相关业务,指 导各自基层诊所的工作,以及来医院工作的人员的选派。选派到医院工作的各类人员定期轮换,短则半年,长则2年。院长与下属人员的管理关系属于松散型,只能对各类人员的任用提出建议,无权决定人员去留。本院医生不参加病房值班,只上专科门诊,日常门诊及病房工作通常由见习医生负责。因为赞比亚军人福利待遇高,军官住房货币化,居住较分散,由此常常耽误疾病的救治时机。

    1.2 医生素质偏低,护士基本技能较差

    军队医院的医生由国内和国外两个渠道培养。赞比亚有1所大学培养3年制见习医生,如果想获得医师资格则必须到国外留学、深造。医生经国外医学院校的正规培训,理论功底扎实,但真正的临床实践经验少。其原因一是当地经济落后,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患者只看病,不治疗,医生无病可医。二是赞政府允许国家公务员和军官从事第二职业,具有行医资格的医师全部在院外的私人诊所打工或自己开诊所,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军队医院的工作,久而久之,医院的患者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三是见习医生依赖思想重,技术水平低,如值班时遇有简单腋下囊肿及清创缝合的患者也要请中国专家会诊。军队医院的护士由军人和文职2类人员组成,护士经国内的2年制护校培训毕业后上岗。军人护士的军衔最低为列兵,最高至中校,由于军衔的差异大,加之赞军等级观念强,常常出现不同军衔护士共同值班时,军衔低的不停地忙忙碌碌,军衔高的袖手旁观。同工不同酬,很难保证护理质量。
, 百拇医药
    2 我军援赞医疗队简介

    我军已有9批队员在赞顺利完成援外任务回国,第10批医疗队现正在赞比亚执行援外任务。前9批共计由144名队员组成,除翻译、厨师之外,均为临床医务人员,专业涵盖了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骨科、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妇产科、皮肤科、针灸、放射科、检验科、护理等。医疗队在赞比亚工作期间,行政上接受大使馆武官处领导,医疗工作归赞方医院领导。工作及衣食住行均在医院院内。医疗队组成正在逐步缩小规模,从第1批的20余人减少到了现在的10余人。20年间,我军医疗队在赞工作成绩斐然,无数黑人兄弟姐妹在医疗队的精心救治下获得新生,数以千计的我援外机构、驻外使节同胞得到了医疗队的及时治疗。医疗队用实际行动增进了中赞两国、两军的友谊。

    3 援赞医疗队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专家优势无法体现
, http://www.100md.com
    我军外派的医疗队员均为各单位严格筛选,业务水平高、技术精湛、作风严谨、工作细致,但在赞比亚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原因有三:一是我方专家与赞比亚的医生护士一同工作,接受赞方的业务管理,中国专家的优势无法体现。中国专家在赞只负责医院的门诊工作,病房由赞方管理。无论是门诊收到病房的患者,还是中国医生做完手术的患者,最后都归赞方医生负责。由于工作经验的差异,宗教习俗的不同,在患者的管理上经常发生冲突。二是医院的条件落后,药品、器械匮乏,缺乏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中国专家对此束手无策。三是赞比亚人健康保健意识不强。

    3.2 专家待遇偏低

    尽管近年来国内已经对外派专家的待遇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总体保障状况低于同类中资机构外派人员,与其他国家援赞的医生更不能相比。文化娱乐设施几乎为零,缺乏现代通讯手段。目前全队只有1台公用电视机,可收看国内CCTV-4的节目,不能上网。

    4 对今后援外医疗工作的几点建议
, 百拇医药
    4.1 拓宽选拔队员的领域

    以往医疗队员大多是从总医院和中心医院选派。这些队员专科技术过硬,外语好,独立工作能力强。赞比亚的工作环境与专家国内工作环境相差太大,赞方需要的往往是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如果专业太单一,难免出现难以派上用场的尴尬局面。所以,今后选派队员除了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英语 好之外,专业知识面要尽量宽一些。

    4.2 人力支援与物力支援相匹配

    由于赞比亚的经济一直依靠外援,客观上造成其对外界的严重依赖。我国对其军援从未间断,但是医疗援助有限。如果医疗援助也能够像其他方面的军援一样及时、到位,从药品、器材供给等方面保障供应,可以缓解我方医疗队队员无事可做的局面。建议我方援助医疗设备时增加对医疗耗材的供给量。

    4.3 完善机制,打造我军援外形象
, http://www.100md.com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军对外交往逐步增加。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军人形象,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援外工作思路,走出有我军特色的援外之路。有许多国家好的医疗援外经验可以借鉴。比如意大利民间组织援建赞比亚的1所骨科医院,规模不大,只有20张床位,但声誉颇高。这所医院的管理层均由意方选派,经费及各项保障也由意方提供。虽然收费,但是也在赞方人员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美国目前已在我方援建的医院内建起了一座艾滋病实验室,建好之后,其管理、物资保障和人员培训全部由美方负责。总结20年来我军援赞经验,应援建1所从医院管理、主要工作人员使用、物质保障等均由我方控制的小型军队医院,将其建成研究非洲常见病、多发病、热带病的基地,树立我军援外的新形象。否则,由于赞比亚患者少,实践机会更少,援外之前队员们的业务属一流,回到国内之后技术就要落伍。

    4.4 提高医疗队员待遇,改善生活环境

    赞比亚三军总医院没有传染科,而赞比亚又为非洲艾滋病、疟疾、结核病的高发区,医疗队员驻地就在医院院内,与病房只有几步之遥。医疗队员无任何专用防护设施,随时有被各种疾病传染的可能,应增加医疗队员特殊工作岗位津贴。赞比亚虽属非洲穷国,但是通讯手段也在逐步完善,诸如移动电话、互联网也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如果能给医疗队驻地连接互联网,既可以在网上搜索医学动态,掌握最新医疗信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又可以通过上网与家人互通信息,以解思乡之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