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77884
激励护理在分娩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对自然分娩影响的作用。方法:将380例产妇随机分为激励组200例和对照组180例,激励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给予激励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产率为2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χ2=16.4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激励护理可明显地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大大地促进健康分娩。

    [关键词] 激励护理;干预;自然分娩

    Clinic Study for Encouraging Nursing Application in Childbirth

    LI Shaoqin,HUANG Yiwu,XU Sulian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Zhanjiang,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ncouraging nursing function affection to natural childbirth.Methods 380 cases of patients are divided into 200 cases as encouraging group and 180 cases as comparison group at random.The encouraging nursing group is normally treated and also handled with encouraging nursing measurement interference;The comparison group is normally treated so as to calculate two groups in childbirth rate and childbirth operation rate for comparison.Results The encouraging group has natural childbirth rate of 80.0% and childbirth operation rate of 20.0%;comparison group with natural childbirth rate of 61.1% and childbirth operation of 38.9%.Two groups' comparison of χ2=16.43,P<0.01 with clear difference.Conclusion Encouraging nursing can reduce childbirth 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national childbirth rate healthily.

    Key words:Encouraging;Nursing Interference;Natural Childbirth

    分娩是一个正常、特殊的生理过程,是围产保健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有急骤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少数已超过60%[1],但剖宫产并非正常状态下解决分娩的一种方法,而且对妇女存在一定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分娩过程,直接影响到能否降低剖宫产率和产科并发症,从而提高围产医学质量。为了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我们应用激励护理对自然分娩进行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研究对象共380例,均系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自然临产,单胎头位,孕周在37周~42周,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条件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激励护理组200例,对照组180例,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妊周、胎位、文化程度、产前教育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激励组

    心理护理:首先是针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焦虑和恐惧,进行卫生宣教和情感支持,在此基础上,给产妇制定具体结束分娩的时限。卫生宣教:产妇入院待产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做出评估,而后针对产妇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解释分娩的过程,宫缩阵痛的性质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消极与积极的影响,使产妇能正确认识分娩过程,正确对待分娩的阵痛。随着产程进展,对频繁宫缩引起的阵痛,我们采取一边抚摩着腹部,一边以随意交谈的方式来分散产妇对阵痛的注意力,用身体语言表达,应不让产妇感觉到冷漠与生硬,更要避免用歧义的字眼引起产妇及家属的误解,利用宫缩间隙鼓励进食或亲自喂食,保证能量的供给与充分休息,有利于保持体力,并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做到年青助产士陪产像亲姐妹一样热心,老助产士陪产像母亲一样关怀,让产妇有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加速产程进展。分娩时限的确定:专人守护在产妇旁,在有效的宣教、指导和积极的情感支持的基础上,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互为协调,宫口开大2 cm时,为产妇确定分娩时限为总产程4 h。产妇宫口开全后,经过观察无胎心音及胎位异常,仅表现产力欠佳,不能正确屏气、用力时,鼓励产妇集中精力正确用力,为产妇确定在40 min内结束分娩。

    1.2.2 对照组

    让产妇顺其自然分娩的传统待产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1)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率为2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χ2=16.4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χ2值为16.43,P<0.01。

     3 讨论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的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过程,但随着产科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分娩服务越来越医疗化,将产妇当作患者,采用多种医疗措施来干预分娩过程,医疗干预的增加,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为1%~2%,80年代上升至22%,而90年代许多医院已达到40%,个别医院甚至超过60%[2]。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围生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3]。造成剖宫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分娩除了与产妇的产力、产道、胎儿等生理因素有关外,还与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起重要作用,焦虑、恐惧和疼痛引起的心理应激对母儿均不利。产妇因焦虑、恐惧而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而紧张会对分娩时的肌肉活动产生拮抗作用;紧张、焦虑、恐惧还使体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升高,可导致受孕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滞产。孕妇因疼痛过度紧张,导致过度换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氧量下降,影响胎盘供养;或由于氧摄入量不足,大喊大叫,体力消耗过度,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致胎儿宫内缺氧,发生胎儿窘迫[4]。这些原因常常是导致剖宫产的重要因素。随着行为医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科的渗透与促进,向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护理模式已由原来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护理、心理护理迈向今天提出的激励护理,赋予了现代护理较强的时代特征。激励护理是激发鼓励,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具有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我们应用激励护理,待产妇宫口开全后,根据产妇的生理状态,确定合适的结束分娩的时限,以激励产妇,发现能显著兴奋产妇的大脑皮层,在产床上一边用力,一边看时间,使产妇注意力高度集中,主观上感到疼痛减轻,从而达到提高痛阈的目的,使产妇产力倍增,能在预定的时间内结束分娩。本结果显示:激励组自然分娩率为80.0%,剖宫产率为20.0%,而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1.1%,剖宫产率为38.9%,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可见,激励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至于激励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生理机制,我们认为可能与下丘脑垂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有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广泛兴奋不仅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升高血糖,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同时能促进内源性垂体后叶催产素的脉冲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增强兴奋收缩藕联,增强产力;而且用科学方式指导产妇,用热情的心理支持产妇,让产妇了解分娩这一自然生理现象每一个阶段的情况,激励和表扬产妇所取得的良好进展,让产妇对自然分娩充满自信心,提高产妇在分娩中的耐痛阈,从而提高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服务模式已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循征医学为指导的模式,这是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5]。因此,沿袭多年的传统分娩方式也被打破,激励护理使产妇享受了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有利于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近、远期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围产期母婴安全,从而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59261.

    [2]扬丽达,李益富,张刚,等.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8.

    [3]项小英,盖络英,整理.加强产时保健,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学术交流会记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444.

    [4]靳家玉.分娩镇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6971.

    [5]黄醒华,项小英.自然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385387.

    作者简介:李少琴(1958-),女,广东新会人,200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主管护理师。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1, 百拇医药(李少琴,黄亦武,许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