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亟盼基本药物制度
2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对278种中成药零售价格进行调整,平均降价幅度15%,最大降幅达81%。这次调整按去年市场销售金额匡算,降价金额为50亿元左右。调整后的价格于3月15日正式执行。新华社发(卢启建 摄)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出的第21次和第22次降价令还热气腾腾,第23次降价令又准备于本月底之前发出。据了解,今年全年药品降价金额将超过200亿元。对于接踵而至的降价令,各方反应迥异:药企叫苦连天,老百姓从兴奋转为平淡,而政府降价的决心依旧。
今年两会上,“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在国家连续20余次降低药品价格之后,老百姓却依然苦于药价虚高,要求“降低药费”的呼声依然高涨。
两个月两次降价
今年1月,第21次降价令调整了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降价总金额70亿元;2月28日,第22次降价令调整了278种中成药物的零售价格,降价总金额50亿元左右。
, http://www.100md.com
两记重拳一出,市场震荡接踵而来。不少药企向市场传达了业绩受到药品降价影响的声音。1月30日,四环药业宣布,由于受国家药品降价政策影响,2006年度累计亏损额度约为5700万元左右;1月31日,鲁抗医药发布2006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主导产品7ACA 年内连续两次大幅度降价,预计全年销售商品降价损失近亿元,2006年度净利润将大幅度下降并出现较大亏损;1月31日,益伯制药刊登2006年度业绩同比将下降超过50%公告,称公司部分药品价格在2006年11月被调价,对2006年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2007年会持续加大;2月3日,S哈药公告称由于精氨酸等354种药品大幅度降价,2007年度利润预计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康泓向记者介绍,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03年到2006年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亏损金额大幅度上升,2003年全国医药工业年收入利润率税前为9.7%,2006年1至10月份降为6.34%,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5.5%。
, http://www.100md.com
正在京参加两会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药品降价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把降低药品价格作为唯一的标准却非常危险,根源在于审批环节。3月1日,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出第22次药品降价令的第二天,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众多医药企业坐到一起,探讨如何应对频繁的降价。这一天,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同140多家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在北京开会,提出《关于支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分析了医药企业的现状,呼吁停止单纯的药品降价,批判医院的“以药养医”模式挤压了药企的生存空间,要求彻底改革“以药养医”。
降价药变脸上市
据了解,自1997年10月国家开始实施降低药价的政策,2000年起降价的频率和幅度逐渐加大,仅2006年一年内降价次数就达3次。如此大幅度而又大面积的降价举措,致使大批药企面临生存危机。“药品降价就死”似乎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少药品降价后变脸高价上市已是公开的秘密,老百姓听到降价的消息时,很多人的反应是木然。
, http://www.100md.com
相关资料显示,经过国家强制降价的药品一年“消失”近1000种,而它们之中的部分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是穿上新包装、换上新剂型、改个新名字,重新上市,价格比消失前还贵了很多。北医三院某护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普通红霉素药品已经越来越少,很多价格是普通红霉素数倍的同类药品却大量上市,而他们与普通红霉素的区别只在于包装和剂型,少数添加了一点别的成分。
上海市药监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杜文民对记者说,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好用且廉价的药品正在慢慢消失,前不久上海一病危儿童需要最普通的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进行治疗,竟然发现在全上海都找不到踪迹,后来只好选用了昂贵的进口药物。
近日,因为发改委定价太低,肾病针剂辅酶A冻干粉的众厂家集体停产,导致不少医院开始缺货。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给本报记者举了个例子,以最常见的青霉素为例,按道理各医院都应该批量买进,而目前的现象是由于降价后该药价格低至几角钱,利润过低,导致药厂不愿生产,医院不愿销售,转而使用疗效接近但价格较高的头孢类药物。老百姓感觉没有从降价中受惠的另外一个因素在于,部分药降价前的实际售价已经低于降价后的价格,使得降价令的意义不明显,所以降价前的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他表示,在降价中部分药企无疑会面临困境,药品降价对于药价虚高确实具有实际意义,但目前的问题根源在于有问题的医药体制和多头管理。
, 百拇医药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主任李磊表示,去年我国医药工业行业亏损面接近40%,整体利润下滑超过20%。他表示,在目前“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单纯药品降价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良方,相反会使部分制药企业遭受打击。但是在中国,各医药企业想要长久生存,最重要的还是争取多拥有自己的专利药物,拥有核心的竞争力。
降价好比“剃胡子”
虽然各药企反应激烈,国家抑制药价的雄心依旧。3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再度表示,降价仍未到位,国家将继续降低虚高药价。据透露,本月底前将再次出台药品价格调整方案,涉及近500种药品,今年全年药品降价金额将超过200亿元。
不过,对于药品频频降价实际效果却不明显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并非没有认识到。此前,参与组织和制定降价方案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曾说,发改委现在降价的工作就好比“剃胡子”,边剃边长,虽然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没有消除长胡子的机理,胡子就总是在长,只有改革这个体制,药价高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北京市药监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一旦利润下降,药品生产企业肯定会做相应调整,致使降价药品消失或变脸。”
, 百拇医药
目前,有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手段避免药品降价就消失,例如保证廉价药品的生产,让部分廉价老药重新上市。2月25日,国家发改委还发布了《医药价格工作守则》(暂行),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制定医药价格必须经过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五道程序。
人民大学商学院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对记者说,这一规定能对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起到积极作用,药品定价合理了,可以从一开始就减少药品价格水分,而保证成本透明能使药品定价机制去掉药价的过多水分,不过保证成本透明存在着执行上的难题,所以在成本的监督和审查上把关是关键。
期待最后良方
在发改委连续降价的举措所收到的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完美之后,各方开始期待最后一剂良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据专家推测,该制度真正建立和全面施行起码还需3年。
, 百拇医药 3月2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减轻老百姓所支付的药品费用,卫生部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避免药品降价就消失的现象。他解释道,基本药物是指能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数量和适宜剂型、价格又是大众能承担得起的药品,国家将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确定基本药物目录,这些药物能够满足80%以上的临床用药需求,国家将实行定点生产、统一价格、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毛群安分析,制定基本药物目录不难,难在生产流通环节如何保障,国家将先在部分城市推行试点,卫生部虽然不能干涉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但可以管理药品的使用。在制度建立之后,卫生部将明确各基本药物在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必须使用的比重,确保价格合理的药物真正成为医药市场的主角。
毛群安认为,目前北京对300多种药品实行零差率的做法值得各地思考和学习,基本上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各地要因地制宜,因为并非全国都有北京这样的经济环境,例如仅东城区今年给社区的卫生预算就达2800万。
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强博士对记者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在发达国家早已经非常成熟,如果能够被我国成功借鉴和施行,将成为从深层次解决医疗领域各种问题的一剂良方,因为该制度的核心价值不仅是价格低廉,而是普遍的、带有强制色彩的使用。
本报记者 杨珺, 百拇医药